2024年05月22日发布 | 257阅读

【经典文献】第95期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护理的研究进展

余珊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李营阳,候琳琳,景孟娟,等.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3,23(07):1104-1109.


背景


1. 有研究表明,口渴会使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处于强烈的痛苦无助和沮丧等应激状态中,导致患者咬管,甚至非计划性拔管,增加患者的耗氧量和器官代谢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2. 持续24 h 以上的强烈口渴不仅会使 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继发口腔黏膜感染和逆行性肺部感染,而且还会增加其谵妄的风险。

3. 口渴会导致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被认为是仅次于死亡的应激源 。

4. 目前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渴症状尚未得到充分的评估和系统的干预,医护人员对其口渴症状的重视程度较低。


现状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发生率较高,口渴强度偏高。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口渴不适症状,可将患者的口渴症状纳入日常的护理交接班之中,以提高对其口渴症状的重视。


在国内,吴春兰等 [11] 对 172 例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发生率为 88.4%,其中中度和重度口渴的发生率为 79.6%。蒋玲洁 [12] 对220 例 ICU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气管插管患者有 193 例,研究表明,该类患者口渴的发生率为 80.9%,其中中度和重度口渴的占比为 75.9%。孙小妹 [13] 对 80 例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舒适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0% 的患者有口渴需求。


在国外,Kjeldsen 等 [2]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 12 名清醒的 ICU 气管插管患者的口渴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表明,ICU 气管插管患者存在强烈的口渴感,在带管期间会感到口腔内极度干燥,甚至会因口渴无法消除而产生焦虑、无助和绝望等负性情绪。Holm 等 [14]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带管期间的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显示,患者有一种难以抑制且持续的口渴感。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影响因素


一、经口气管插管因素

二、机械通气指标设置因素

三、痰液黏稠度因素

四、疾病因素

五、药物因素










(一)经口气管插管因素









(1) 经口气管插管会造成患者口腔无法闭合,加重患者口腔内的水分蒸发及唾液消耗量

(2) 气管插管深度是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出现口渴症状的影响因素

(3) 利用喉镜插入患者口咽部进行操作,会造成患者口咽部黏膜损伤,并且会因气管插管刺激而引起患者的气道黏膜损伤,使患者出现气道炎症反应,从而造成患者经常传达咽喉痛和口渴症状等不适信息.









(二)机械通气指标设置因素









(1) 机械通气时所设置的吸入潮气量、漏气量和呼吸频率等指标是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出现口渴症状的影响因素。


(2) 每分钟通气量越大,则每分钟通过患者口腔和气道的气流量比例越大,会加快患者口腔内水分和唾液的蒸发速度,从而诱发或加重患者的口渴症状 。









(三)痰液黏稠度因素









(1) 痰液黏稠度越高的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越容易出现口渴症状且口渴强度越严重。









(四)疾病因素









(1) 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所并发的疾病类型是其口渴的影响因素,且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口渴强度呈正相关。

(2) 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会导致其血管紧张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激活大脑口渴中枢,使其出现口渴症状。

(3) 患有糖尿病的由于血糖较高和唾液腺功能障碍,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和唾液流率降低。

(4) 患有胃肠道疾病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往往会出现呕吐和腹泻,易造成患者体液减少,从而诱发口渴症状。

(5) 此外,患有水电解质失衡、内分泌功能紊乱和肾功能衰竭类疾病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也易出现口渴症状









(五)药物因素









(1) 利尿剂会造成患者的血管紧张素 II 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使患者出现口渴症状,每增加 30 mg 呋塞米的用量,患者口渴的发生率将提高 1.4 倍 [22]

(2) 抗胆碱类药物会抑制腺体分泌,小剂量(30 ~ 50 mg)使用会使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减少 [23],引起患者口渴。

(3) 阿片类药物会引起患者的下丘脑口渴中枢兴奋,诱发患者的口渴感觉 [24],每增加 50 mg 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患者口渴的发生率将会提高 1.26 倍 [21]

(4) 此外,肾上腺素类药物、镇静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也是患者口渴的影响因素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评估


(1)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述自身的口渴需求,护士要通过主动识别患者可能出现的口渴表现和检查指标结果来评估其口渴情况。

(2) (看)生理性表现主要有:口腔干燥、有异味、舌苔厚腻、唾液黏稠、口腔黏膜易破溃出血、眼干、皮肤黏膜干燥、少尿、高钠血症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等 ;

(3) 行为性表现主要有:清醒的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会频繁抿嘴和手指嘴唇,意识模糊或镇静的患者会经常咬管、做吸吮动作、用嘴巴发出声响等。


评估工具


(一)数字评定量表


该评估工具采用 0 ~ 10 分制的方式表示患者的口渴强度,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口渴强度选择分值,0 分为无口渴,1~ 3 分为轻度口渴,4 ~ 7 分为中度口渴,8 ~ 10 分为重度口渴。由于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存在言语沟通障碍,在使用该评估工具时,肌力正常的患者可自己用笔选出自身相应的口渴强度分值,对于不能拿笔的患者,护士可帮助其指出相对应的口渴强度分值,让患者点头确认。


(二)视觉模拟量表


视觉模拟量表为一条标有刻度且总长为 100 mm的直线,起端为 0,代表不口渴,终端为 100,代表剧烈口渴与数字评定量表相比,视觉模拟量表相对复杂,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困难 [29],因此,数字评定量表在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评估中应用更为广泛。


(三)唇舌口腔黏膜滋润程度量表


用于评估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前后的口腔黏膜湿润情况,该量表的可靠性已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30],其测量者间信度为 0.89 [4]。


该量表的评估方式为:1 分代表口唇脱皮皲裂或口腔干燥发白;2 分代表口唇和口腔均干燥 ;3 分代表口唇干燥、口腔湿润或口唇湿润、口腔干燥 ;4 分代表口唇和口腔均湿润。


(四)静息唾液流率


静息唾液流率≤ 0.1 mL/min 提示患者口腔干燥,即在对患者口腔护理后,用棉棒吸干口腔内的唾液,然后将 3 根事先称重好的干棉棒放置于患者的双侧腮腺和舌下,2 min 后将棉棒取出称重,计算棉棒前后两次重量的差值,得出静息唾液流率。


(五)口腔湿度测试仪


评估时将测试仪垂直放置在距患者舌背区域10 mm 处 10 s, 测 试仪 上 的 条 带高度≥ 5 mm 为高度 湿 润,3.0 ~ 4.9 mm 为正常湿润,1.0 ~ 2.9 mm为轻度干燥,0 ~ 0.9 mm 为干燥,患者的口腔越干燥,越易出现口渴症状,口渴强度越高。使用口腔湿度测试仪会更客观,更便捷,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干预措施


(一)0~6℃的冰灭菌注射用水喷雾


方法,喷洒部位依次为上颚、左颊部、舌面、右颊部、咽喉部,每个 部位连续喷洒 3 次,每次喷洒出的液体量约为 0.1 mL,干预 1 次的液体总量为1.5 mL 左右。


(二)冰碴刺激疗法


方法,口腔护理联合棉签蘸取少量冰碴湿润患者口唇及口腔的冰碴刺激疗法,冰碴用灭菌注射用水制备,在口腔护理结束后立即使用.冰碴刺激疗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冰碴刺激患者口咽部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 [37],另一方面可以激活患者口咽部的冷感受器受体,使兴奋传入大脑产生饮水的满足感。冰碴刺激疗法在改善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渴症状中效果显著。


(三)0.45% 冰氯化钠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喷雾


方法,按照 0.9% 氯化钠溶液 5 mL 加灭菌注射用水 5 mL 的比例配置 0.45% 氯化钠溶液,以牙垫为中心,将雾化器放置于距患者牙垫 5 cm 的口唇处,取6 ~ 10 ℃的 0.45% 冰氯化钠溶液 10 mL,以 6 ~ 8 L/min 氧气驱动进行 6 h 雾化喷雾。0.45% 的冰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雾化喷雾后留在患者口腔内的水分渗透压最符合生理状态,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四)饮用 0 ~ 6 ℃的少量冰水


0 ~ 6 ℃的冰水能够激活患者口咽部的冷感受器受体,通过前吸收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口渴症状,观察组患者发生呛咳或误吸的次数更多,因此,暂不推荐使用饮用 0 ~ 6 ℃的少量冰水缓解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症状的干预措施,


小结


目前,关于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干预措施较为单一,并且多聚焦于降低患者的口渴强度,而对于其口渴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关注度较低,尚缺乏系统化的干预方案,今后研究者可基于循证的方法构建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干预方案。




科室文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团队协作,为病人提供的最终的健康,不是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案。


科训:团结,求是,创新,奉献。


科室服务理念: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