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发布 | 699阅读

【精选编译】缺血核心大小真的重要吗?一项荟萃分析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安佩林

重庆市人民医院

刘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次重庆市人民医院安佩林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缺血核心大小真的重要吗?一项荟萃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美国爱荷华大学医院与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Mohammad AlMajali等人旨在通过系统性回顾和元分析,评估EVT在AIS大核心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于2024年4月在线发表在《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ohammad AlMajali, et al. Stroke Vasc Interv Neurol. 2024;0:e001243. doi: 10.1161/SVIN.123.001243】



研究背景


尽管血管内治疗(EVT)已被证实对治疗大血管闭塞(LVOs)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有效,但对于大核心梗死的AIS患者是否适宜进行EVT,当前的治疗指南并未给出明确建议。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卒中组织的最新指南,EVT推荐应用于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6分,且在24小时时间窗内进行治疗的AIS-LVO患者。最近完成的TESLA、TENSION和LASTE三项临床试验,为这一临床决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于更新和改进针对AIS大核心梗死患者的治疗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爱荷华大学医院与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Mohammad AlMajali等人旨在通过系统性回顾和元分析,评估EVT在AIS大核心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于2024年4月在线发表在《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上。



研究方法

首先简要介绍TESLA、TENSION和LASTE试验,这是三项关于AIS治疗的临床试验,它们评估了EVT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TESLA (Thrombectomy for Emergent Salvage of Larg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旨在评估AIS大核心梗死患者中进行EVT的效果,患者的ASPECTS评分为2-5;TENSION(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rombectomy In Stroke with Extended Lesion and Extended Time Window):分析了在12小时时间窗内对AIS患者进行EVT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试验特别关注了有较大缺血核心的患者;LASTE(Large Stroke Therapy Evaluation):评估了EVT在治疗大或超大核心梗死的AIS-LV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作者系统性地检索随机对照试验,比较EVT与医疗管理(Medical Management,MM)(即非手术治疗)治疗AIS大核心梗死患者的效果。大核心定义为ASPECTS≤5或CT灌注/MR弥散成像估算的缺血核心体积(ICV)≥50ml。研究包括了TESLA、TENSION和LASTE等试验,这些试验为之前未被充分研究的患者亚组提供了关键信息。主要结局指标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得分的变化,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功能性独立(mRS 0–2)、独立行走(mRS 0–3)、90天全因死亡率和症状性脑出血(sICH)。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优势比(OR)和风险比(RR),并使用I²统计量评估研究间异质性。此外,还对研究质量进行了风险偏倚评估,并采用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进行了评级。



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筛选并分析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886例AIS大核心梗死患者。研究发现:与MM组相比,EVT组患者90天mRS得分降低的可能性更大,优势比(OR)=1.49(95%CI:1.24–1.79);EVT组患者中功能性独立(mRS得分0–2)占比高于MM组(19.5% vs 7.5%),风险比(RR)=2.49(95%CI:1.92–3.24);EVT组患者中独立行走(mRS得分0–3)占比高于MM组(36.5% vs 19.9%),RR=1.91(95CI1.51–2.43);但EVT组的sICH风险比MM组高(5.5% vs 3.2%),RR=1.73(95%CI:1.01–2.95);两组在90天死亡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EVT组为31.5%,MM组为36.8%,RR=0.86(95%CI 0.72–1.02)。


EVT的治疗效果在不同亚组中也保持一致,各亚组的分组标准包括年龄、血栓位置、NIHSS评分、ASPECTS评分、ICV、卒中原因以及EVT前是否溶栓治疗。


在成功再通率方面,在EVT组中,成功再通(mTICI分级:2b–3)的比例达到了82%,这一结果表明EVT在实现血管再通方面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研究结论

最后,作者认为EVT治疗AIS大核心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尽管EVT相较于MM增加了sICH的风险,但并未导致90天死亡率的上升,从而验证了EVT的安全性。研究中观察到的EVT疗效在各个不同亚组(包括不同年龄、卒中原因、ASPECTS评分等)中均表现出一致性。这些一致的正面结果对当前以缺血核心大小为主要决策因素的治疗选择模式提出了挑战,并建议在临床决策中应更广泛地考虑EVT的应用,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优化。




关注AIS大核心梗死患者

通过大缺血核心的评估来预测血栓切除术的结果:一个新的治疗阶段的提议


经CT或MRI确定的大缺血核心的静脉溶栓和不溶栓的血管内取栓效果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安佩林 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


审 校




刘斌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