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5月月度人物候选人网上评议环节正式启动。经广大群众热情推荐线索、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认真审核报送,2024年5月共有54位候选人接受点赞评议。其中,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神内肾病党支部书记、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古田病区主任沈伟教授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神经内科四病区护士长于洋教授成功入围。
沈伟
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神内肾病党支部书记、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古田病区主任
于洋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神经内科四病区护士长
点击上方按钮
找到“沈伟”、“于洋”
点击“投票”,在页面最后输入正确的验证码,点击“提交”
每人每天可投票一次
活动持续至2024年5月31日
丨沈伟事迹简介:“握手医生”点亮更多“帕友”人生
沈伟,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神内肾病党支部书记、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古田院区主任。从事神经病学临床与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来,沈伟对技术精益求精,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对于治疗帕金森病、记忆障碍、失智症和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上有独特的经验。先后荣获2023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湖北省抗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医病要先医人心
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坐诊还是查房,沈伟都坚持跟帕金森病患者握手。一年5000多次的温暖紧握,他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感受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判断是否有震颤、迟缓问题,又能用肢体语言拉近与患者的距离,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他用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将患者从彷徨无助中扶起,被患者称为“握手医生”。
在帕金森门诊坐诊时,他检查一名患者所需时间最少为20分钟,擅长从细节中找到疾病的蛛丝马迹。不同症状的帕金森患者有着不同的治疗目标,他们的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沈伟总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案,尽可能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不少帕金森病患者患有焦虑症伴抑郁症,一度失去治疗信心,沈伟和团队不仅为患者治病,更为患者“医心”。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患者逐年增多,沈伟带领团队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慢病管理数据库。10年来,他们为300余名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踩刹车”,帮患者尽早治疗、改善症状,让他们活得更有质量与尊严。
沈伟长期投身于以帕金森及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变性病的临床基础研究,主持国家、省市科研基金共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获科学进步奖2项。
提升卒中救治能力
2015年,沈伟带头创建卒中急诊救治团队,致力于建立高效的卒中救治“绿色通道”。2019年,沈伟在湖北省率先引进“脑卒中急救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善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依托放射科的CT、MR精准扫描多重序列,从组织时间窗等维度,挖掘各种病灶的独有特征,迅速完成病变的精确分割和性质判定,同时给出精确的病灶解剖定位,能在超窗口期实现较好的救治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生存率,减少患者死亡和功能残疾风险。
近4年来,医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再灌注治疗率由7.8%提升到29.51%,静脉溶栓DNT时间、介入手术DPT时间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武汉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获评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成功创建“武汉市高级卒中中心”。
守住患者安全底线
作为古田神内肾病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的党支部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到湖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被评为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4年,沈伟所在党支部内的肾病内科成立了集“医疗、护理、卫教、营养师”为一体的肾脏病志愿管理团队,开展慢性肾脏病随访与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先后服务肾脏病患者约1.2万人、545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名腹膜透析患者,每人每年至少随访宣教4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5万小时,形成了可以复制的慢性肾脏病创新管理模式。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党支部书记沈伟带头号召“我是党员我先上”,在武汉市属三级医院中率先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拍摄“组织生活我规范”示范课和示范党课视频,被作为武汉市卫生健康系统范例学习。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诊疗中,沈伟总是用一次次温暖的紧握、一句句耐心的沟通、一个个精细的慢病管理数据、一次次精准的卒中救治,让医生和患者心手相连,共同对抗疾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白衣战士”的初心使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丨于洋事迹简介:柔肩担使命 护理绽芳华
于洋,女,汉族,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神经内科四病区护士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护师,副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在临床工作中,于洋情系患者,带领护理团队配合卒中中心开通急诊溶栓绿色通道,极大降低当地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抗击新冠疫情时,她主动请缨,在武汉危重症病房奋战58天,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112例;在课堂教学上,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青年学生上好思政课,宣讲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精神;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围绕“国之大者”,领衔提出议案4件,建议9件,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于洋2020年获得龙江好人、黑龙江省杰出护理工作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年获黑龙江省最美护士等荣誉称号。
奉献敬业,做有温度的护理工作者
神经内科危重患、卧床病人特别多,是全院护理工作最繁重的科室之一。2022年1月,患者谢某因脑梗复发住院。入院时,于洋见其臀部褥疮严重,带领护理团队为其擦洗换药,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出院后,她又通过微信指导患者皮肤护理常识,令家属十分感动。于洋带领护理团队积极配合医疗工作,践行“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救治原则,开展动静脉溶栓、取栓、全脑血管造影等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大大降低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不惧危险,做义无反顾的最美“逆行者”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于洋第一时间请缨,顾不上年迈体弱的老人、面临高考的孩子,义无反顾冲上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到达武汉后,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新冠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危重症病房。除了完成高风险的重症医疗、护理工作之外,于洋带领队员主动承担起喂水喂饭、清理大小便等繁重的生活护理琐事。58个日夜,于洋把所有工作协调到位,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用瘦弱的身躯,承担起全队的防护保障安全,圆满完成支援武汉抗疫任务。
履职尽责,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代言人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于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精心准备议案建议。会议期间,她作为领衔代表,向大会议案组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等4项议案,《关于在全国全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 打通专业护理到家庭“最后一公里”》等9项建议,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于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的担当精神和医疗救治水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执着坚毅、迎难而上,践行初心使命,诠释医者仁心!
快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点赞,
为沈伟主任、于洋护士长助力吧!
综合:健康中国、中国文明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湖北省卫生健康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