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熊云云教授团队以《使用新型CT灌注成像自动化软件评估灌注量》(Assessment of Perfusion Volumes by a New Automated Software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为题在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王拥军教授与熊云云教授为该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Cao Z, Wang D, Feng X, et al. Assessment of Perfusion Volumes by a New Automated Software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Stroke Vasc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8, 2024. doi:10.1136/svn-2023-002964]
优化再灌注治疗患者筛选的成像分析方法并预测临床预后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目前面临的主要治疗挑战之一。DAWN试验和DEFUSE 3试验证实,机械取栓可改善CT灌注(CTP)或磁共振(MRI)方法所选AIS患者的临床预后。因此,精准可靠地测量灌注量或弥散体积对脑卒中再灌注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具备全身级别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力的平台公司,安德医智BioMind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在2021年共同发布了急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智能决策平台iStroke,旨在用AI辅助精准诊断,提升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救治能力。
本研究旨在比较iStroke和基于循环奇异值分解(cSVD)的CTP软件RAPID测得的灌注量,并明确其对于血管内治疗(EVT)AIS患者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收集了中国4家医院的AIS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CTP,并在后续EVT中达到完全再通。研究者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与Kappa系数评估了两款软件在CTP测量方面的一致性。Bland-Altman图用于评估CTP梗死核心体积(ICV)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真实数据的一致性。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用于评估两款软件的ICV与功能结局的关联性。
结果显示,326例患者中有228例接受了DWI检查,其中40例的梗死体积>70mL。在所有患者中,iStroke与RAPID软件上的梗死核心和低灌注体积具有强相关性(p=0.068;p=0.66)。两款软件的大梗死核心(体积>70mL)一致性很强(Kappa=0.73,p<0.001)。iStroke与RAPID软件测得的ICV与90天独立功能结局显著相关(p=0.009;p<0.001)。在接受DWI检查以及ICV>70mL的患者中,iStroke与RAPID软件的ICV具有个体真实数据一致性。
这项研究表明,自动化CTP软件iStroke是一款评估梗死核心和错配体积的可靠软件,在临床上有助于筛选适合在延长时间窗进行急性再灌注治疗的患者。
王拥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病学中心主任。
国家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所长。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
《中国卒中杂志》主编。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北京十大疾病科技攻关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入选北京学者培养计划(2015)。荣获北京市优秀回国科技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优秀人才。所领导的天坛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团队荣获2013年国家首批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5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900分。其中发表于《NEJM》的文章被评为2013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同时被评为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之一,神经科领域全球十大进展之一。氯吡格雷药物基因组研究发表于2016年《JAMA》杂志上,入选2016年度国际脑血管病研究的5大进展。
熊云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副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内科与治疗系脑内科博士、博士后。
哈佛大学BIDMC血管神经病学科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迄今共发表SCI论文7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共2项。
BMC neurology脑卒中组编委。
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双聘青年研究员(北脑青年学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