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杜志华主任医师、王君主任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特发性颅高压和搏动性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的Abhinav Pandey等详细探讨了(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和(pulsatile tinnitus,PT)的自然史、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特别关注脑静脉解剖结构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于2024年4月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bhinav Pandey,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4 Apr;184:361-371. doi: 10.1016/j.wneu.2023.12.125】
来自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的Abhinav Pandey等详细探讨了(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和(pulsatile tinnitus,PT)的自然史、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特别关注脑静脉解剖结构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于2024年4月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Heinrich Quincke博士于1893年首次记录了这种疾病,北美IIH的年发病率为0.9-1.07/10万,超重和肥胖的育龄妇女明显多发,约为15-19/10万;男性占比不到10%,并与肥胖有密切关系。IIH最常见的表现是慢性头痛(93%)和视乳头水肿(68%),其他症状包括PT(58%)、复视、颅神经麻痹和嗅觉功能障碍。视力丧失和失明是最严重的后果。
改良的Dandy标准是较为普遍的IIH诊断依据:1.患者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的表现;2.有颅压升高的体征;3.腰穿压力大于25cm H2O;4.脑脊液成分正常;5.排除影像学上可引起颅高压的异常病变(例如动静脉畸形、肿瘤或其他软组织畸形)。
搏动性耳鸣是一种与患者心跳同步的耳鸣,通常不影响听力,且双侧耳鸣居多,它是由听觉器官附近血液的湍流产生的。动脉性的原因包括高血压和动静脉瘘等,而最常见的静脉原因是IIH和颈静脉球异常。
静脉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
脑静脉和静脉窦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于1999年由Okudera等人首次全面描述。静脉窦是在硬脑膜内走行的粗大的成对血管,负责从大脑和周围组织排出血液(图1)。这种毗邻的解剖关系会导致组织间的互相影响。例如,肿瘤或脓肿导致的颅内压升高可直接压迫静脉窦,导致静脉窦变窄或闭塞,这反过来会因为血液引流不畅而导致颅压进一步升高。静脉窦的解剖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正常变异包括发育不全、开窗和持续的胚胎残留。病理结构包括血栓形成、静脉瘤、瘘口形成、闭塞和狭窄。
图1
硬脑膜静脉窦狭窄,最常发生在上矢状窦或横窦,会导致颅压升高,并引起特征性的症状(图2)。据报道,IIH患者静脉窦狭窄的发生率为10%至90%,高于一般人群报告的6.8%。耳鸣与静脉窦狭窄之间的关联由Russell等人于1995年首次报道。此后陆续报道了其它可导致PT的静脉窦异常,包括静脉瘤、静脉窦分隔和憩室,特别是横窦和乙状窦,因为它们靠近乳突气室。
图2
静脉窦狭窄是ICP升高的原因还是仅仅是ICP升高的表现仍然存在争议。多项研究表明,跨狭窄压力梯度与静脉窦狭窄密切相关,狭窄每增加10%,压力梯度大约增加3.3-3.5mmHg。跨狭窄压力梯度也被证明与腰椎穿刺的开放压力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狭窄是否是IIH的原因。一些伴有内生性狭窄的非优势窦也可以出现没有压力梯度的PT表现。
McCormick等人在尸检中发现横窦或乙状窦中存在隔膜或盲袋的比例高达79%,这些管腔异常可能会影响回流,从而导致IIH的发生。优势引流,窦汇及横窦发育不全或缺失(图3),乙状窦结构及高位颈静脉球也是PT的原因。乳突导静脉将乙状窦连接至耳后静脉和枕静脉也可能是PT的病因。
图3
IIH的影像
神经影像学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可能导致ICP升高的其他病理;另外也有一些IIH的直接征象,如“空蝶鞍”、视神经突出、眼球后部扁平、视神经扩张和视神经扭曲都与IIH相关(图4)。RM和TC Kwee的荟萃分析显示,这些影像具有高度特异性,但只有中等敏感性。MRV可用于识别IIH患者的横窦狭窄。血管内超声有助于识别无症状性狭窄,还可以指导血管内治疗。
图4
PT的影像
建议首选MRI和MRA,可应用对比剂来评估颅神经强化和肿瘤;CT可以识别耳硬化症或Paget病等;对于血管病的评估,MRV、CT和CTA都是有用的方法。硬脑膜动静脉畸形和瘘可以通过传统MRI/MRA或CTA进行初步评估,DSA仍然是金标准,4D-CTA可作为DSA的替代方案(图5)。先天性颈静脉球异常应结合薄层、高分辨率CT,同时有助于识别突出的乳突导静脉。如果怀疑IIH是PT的原因,建议进行MRV评估静脉狭窄或乙状窦或横窦受压。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被认为是老年人PT的最常见原因,可以通过CTA或MRA甚至多普勒超声进行初步评估。
图5
IIH的治疗
IIH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治疗基础疾病、保护视力和减轻症状负担,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手术或血管内手术(图6)。绝大多数IIH患者(90%-95%)肥胖,体重增加不仅与IIH的发生有关,而且还与IIH的复发有关,减轻体重已被证明可有效减少颅内压、视乳头水肿和头痛,体重减轻约15%才能诱导IIH缓解。无论是否采用其他治疗策略,都需要终生控制体重。IIH的主要药物治疗是乙酰唑胺,其它替代药物包括托吡酯、呋塞米和阿米洛利。但总体而言,其有效性和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临床应用并不广泛。
图6
当其他治疗无法防止进行性视力丧失时,就需要进行手术干预。脑脊液分流和视神经鞘开窗术(optic nerve sheath fenestration,ONSF)是常用的外科手术。Satti等人研究发现,脑脊液分流改善了54%患者的视力,减轻了70%患者的视乳头水肿,并改善了80%的患者出现头痛。但由于其存在感染和影响抗凝治疗等副作用,不应对没有视乳头水肿和眼部障碍的IIH患者推荐这种治疗。ONSF不会降低ICP,因此不能有效缓解IIH的非眼部症状。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应指导手术的选择。ONSF对于因视乳头水肿而导致视力丧失,且ICP无显著升高的IIH患者可能更可取,而分流对于因ICP升高而出现视力丧失和症状的IIH患者可能更理想。
PT的治疗
PT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大多数PT是由IIH或静脉窦狭窄引起的,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继发于动静脉畸形或瘘的PT可以通过栓塞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病例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治疗;耳硬化症或Paget病引起的病例可以通过镫骨切除术治疗。特发性PT或颈静脉球血管异常引起的PT可采用颈内静脉结扎术治疗,这一手术会显着升高ICP,必须排除IIH和其他导致ICP升高的病因。
IIH和PT静脉窦支架置入术
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图7)越来越多的应用于IIH和PT的治疗。高达90%的IIH患者会发现静脉窦狭窄,其机制大致分为“非静脉性”和“静脉性”。由于ICP升高对硬脑膜窦造成外在压迫,大多数患者会存在非静脉源性狭窄,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影像学检查会显示逐渐变细的狭窄和正常的蛛网膜颗粒。“静脉性”狭窄不太常见,是指由蛛网膜肉芽肿或纤维化引起的内在局部狭窄,通常是由于原发性的静脉病变(例如血栓形成)或由于解剖结构差异所致。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显然对后者更具有实用性,而在前者中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然而,已经表明,ICP升高和狭窄之间存在正反馈循环,其中ICP升高会增加狭窄,从而减少CSF引流,从而增加ICP并再次增加狭窄,从而完成循环。尽管这个环路的致病因素仍然难以捉摸,但硬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有助于打破这一环路。
图7
IIH和PT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且随着肥胖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其发病率持续增加,有效的管理和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尽管IIH和IIH相关PT的病理生理学仍不十分清楚,但对静脉窦狭窄、血流动力学和静脉解剖变异的更多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Dandy标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IIH诊断的黄金标准,而MRV和4D-CTA对于进一步分析病理学基础具有显著的功效。同样,体重管理仍是IIH的一线治疗,药物干预可能有一些适度的益处。对于严重的暴发性病例,脑脊液分流技术和ONSF已得到有效利用,但并非没有相关风险、并发症和高翻修率。静脉窦支架置入术作为一种微创血管内替代方案正在兴起,迄今为止大有希望并在不断的提升。

关注特发性颅内高压(IIH)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杜志华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王君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审 校
方亦斌 副教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