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发布 | 842阅读

【精选编译】基于2245个病例标准化分析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的夹闭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文佳

海军总医院

李聪慧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本次王文佳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基于2245个病例标准化分析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的夹闭》,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的Richard Drexler旨在为接受UIA显微手术夹闭的患者定义标准化的结果基准,结果于2023年9月在线发表在《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Richard Drexler, et al. Neurosurgery. 2024 Feb 1;94(2):369-378.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2689】



研究背景


标准化分析手术结果有助于改善手术疗效。然而,目前尚无反映显微手术夹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的标准化基线参数。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的Richard Drexler旨在为接受UIA显微手术夹闭的患者定义标准化的结果基准,结果于2023年9月在线发表在《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分析了15个中心的224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UIA患者资料。根据已知影响预后的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基准”)和高风险(“非基准”)患者。基准被定义为所有中心得分中位数的第75个百分位。基准结果包括术中(如手术时间、输血)、术后(如再次手术、神经功能状态)和动脉瘤相关因素(如动脉瘤闭塞)。分别确定前交通/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基准截点。



研究结果


从参与该研究的15个中心共收集了2245例病例(图1)。在2245例病例中,1675例(74.6%)为女性,570例(25.4%)为男性,平均(SD)年龄为57.3(11.1)岁(表1)。以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最多(53.6%),其次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和大脑前动脉动脉瘤(25.2%)。2245例中有540例(24.1%)患者在单次手术中夹闭了1个以上的动脉瘤,还有77例(3.4%)患者进行了搭桥手术(表1)。


图1. 在15个中心执行基准病例的比例的变化。


表1. 患者特征。


在2245例患者中,确定了852例(37.9%)患者构成了基准队列(表2)。在这个基准队列中,平均(SD)年龄为53.2(9.1)岁,78.3%的患者为女性。大多数动脉瘤是偶然发现的(87.4%,表1),位于MCA(53.0%)。平均(SD)动脉瘤直径为5.4(2.4)mm(表1)。852例患者中有372例(43.7%)患者有多个动脉瘤,其中223例(26.2%)动脉瘤在一次手术中夹闭。基准结果截点见表2。中位(范围)手术时间为196.2(87.4-319.0)分钟,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在1.6%的病例中。总体并发症率为13.6%(表2)。在出院时,动脉瘤夹闭率达到98.4%。


表2. 从15个中心定义的显微手术夹闭UIA后的结果基准。


根据基准队列的结果,建立以下基准截点:神经功能预后良好(mRS评分≤2)≥9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7%,术后住院时间≤7.7天,无症状卒中≤3.6%,手术部位感染≤2.7%,脑血管痉挛≤2.5%,新发运动障碍≤5.9%,动脉瘤闭塞率≥97.1%。随访1年:动脉瘤闭塞率≥98.0%。在24个月时,基准患者的mRS评分高于非基准患者。


在随访期间使用mRS对患者进行评估(图2)。神经系统预后良好定义为mRS≤2,在术前基准队列中为99.52%(图2)。在这些基准患者中,4.1%在出院时具有不利的神经状态(mRS>2),住院死亡率为0.62%。在随访期间,许多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而mRS>2的比例在12个月时降至1.99%,在手术后24个月时降至2.03%(图2)。总的来说,在手术后24个月,97.98%的基准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神经功能结果。非基准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比例更高(图2)。


图2. 入院、出院、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mRS的堆叠柱状图,A组为基准组,B组为非基准组。


在排除后循环和PCOM动脉瘤后,随访期间基准患者和非基准患者的动脉瘤闭塞率相当(P=0.17,图3)。


图3. 从出院到术后24个月动脉瘤闭塞率。



研究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UIA国际标准化分析基准。这些基准截点可以作为其他中心的参考,并用于比较其他介入手术或新型手术的疗效。



关注显微手术夹闭

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夹闭孰优孰劣?


显微外科夹闭与新型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对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


WEB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未破裂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比较:倾向性评分分析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王文佳 医师



审 校




李聪慧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