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章泽天自曝家族有帕金森基因”登上热搜,她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写道:“其实,我家里也有帕金森的基因。我摄入过多咖啡因或睡眠不足时,大拇指已经开始会有点发抖了。”这不禁引发大家对这种疾病的关注和疑问,帕金森会遗传吗?喝咖啡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也被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具有显著的老年高发特性,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
帕金森病通常与年龄老化、遗传、环境因素(如常接触农药、重金属类物质)有关。遗传作为帕金森病的一个因素,目前已经明确的致病基因有20多个,约10%~15%的患者携带遗传致病基因,他们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明确家族史,即家族中存在一名以上直系亲属患有帕金森病,或父母为近亲结婚;二是患者的发病年龄早,通常在50岁前起病。不过,即便符合这两点,也只能说明其子女携带致病基因的风险增加,并不一定会患病,有顾虑者可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基因筛查及遗传咨询。
手抖是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休息时抖动,紧张或激动时明显,睡眠后消失。需要提醒的是,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从来不会手抖,不同基因突变,临床表现也不同:
这类患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相似,病程进展缓慢,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这类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发病年龄较早,疾病进展快,多数伴有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等。
患者发病年龄早,一般为30~40岁,甚至青少年期起病。首发症状为运动迟缓或肌张力障碍,可出现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运动症状进展相对较慢,有晨轻暮重、睡眠休息后改善现象。
携带这类突变的部分患者发病年龄较早,运动迟缓与肌强直较重,进展较快,易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睡眠障碍。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咖啡和茶本身就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心率和血压的作用,咖啡因会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导致神经传递过程中的不协调,从而引起手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表现为手部颤抖。这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着患上了帕金森病。除了喝咖啡和茶,睡眠不足、剧烈运动、压力大等因素也会导致部分人出现短暂的手抖。
多项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与较低的帕金森病风险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这与咖啡因对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的影响有关: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多巴胺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神经元失去其功能并逐渐死亡。而咖啡因可以通过促进多巴胺的释放来增加多巴胺在大脑中的浓度,从而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进而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病。另外,咖啡因还可以通过抑制腺苷A2A受体的功能来预防帕金森病。这种受体与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有关,咖啡因可以阻止这种受体的作用,从而预防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预防帕金森措施。虽然咖啡因可以减少帕金森病的风险,但咖啡因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心律不齐、失眠和骨质疏松。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对于家族中有帕金森基因的人,虽然无法完全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或延缓疾病进展:
1.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营养,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2.适量运动
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尽量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4.规律生活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有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但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因此,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会对患病风险产生影响。如果家族中有帕金森基因的人,建议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风险。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参考:生命时报、南方PLUS客户端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帕金森相关问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