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发布 | 645阅读

【精选编译】优化患者管理:Sim&Size™模拟软件在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鹏宇

投审稿

周玉会

编译文章投稿作者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本次陈鹏宇医师、周玉会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优化患者管理:Sim&Size™模拟软件在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影响的多中心研究》,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哥伦比亚Ardila Lulle诊所的Daniel Mantilla评估Sim&Size™模拟软件对使用PED治疗未破裂囊状颅内动脉瘤(UIA)的临床效果,结果于2024年3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Daniel Mantilla,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4 Mar 18:S1878-8750(24)00437-6. doi: 10.1016/j.wneu.2024.03.052】



研究背景


Pipeline栓塞装置(PED)在治疗大型、巨大型和宽颈动脉瘤中已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来自哥伦比亚Ardila Lulle诊所的Daniel Mantilla评估Sim&Size™模拟软件对使用PED治疗未破裂囊状颅内动脉瘤(UIA)的临床效果,结果于2024年3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对在哥伦比亚布卡拉曼加和法国蒙彼利埃接受PED(Flex和Flex with SHIEL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图1)。


图1. 一名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患者的Sim&Size™模拟图像,该患者接受了Pipeline Flex Shield治疗,支架直径为4.75毫米,长度为20毫米。



研究结果


人口基线



本研究共纳入253名UIA患者,包括75名哥伦比亚患者和178名法国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57.48岁(IQR 55.84-59.12),大多数为女性(83.8%),高血压(37.9%)为最常见的合并症,其次是吸烟(36.0%)和高脂血症(22.1%)和糖尿病(7.1%)(表1)。


表1. 使用Pipeline Embolization支架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人口统计和临床特征。


动脉瘤特征



动脉瘤多位于较大的血管和左侧(88.14%),中位直径为8.11mm(IQR 7.33-8.88),大多数动脉瘤位于左侧(53.4%)(表1)。


治疗和支架



支架的中位直径为3.82mm(IQR 3.74–3.0),中位长度为16.37mm(IQR 15.85-16.89)。在治疗过程中,有46名患者(18.2%)使用了弹簧圈,27名患者(占10.7%)接受了支架内球囊扩张(图2)。10名患者(占4.0%)使用超过一个PED,而46名患者(占18.2%)需要进行再次调整(表2)。


图2. A. 显示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囊状动脉瘤的血管造影图,大小为6.6毫米x8.0毫米。B. 术中DSA图像显示Pipeline shield embolization支架的放置,覆盖了动脉瘤颈部(箭头指示)。C. 显示在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至M1段进行的球囊扩张成形术(箭头指示)。D. 球囊扩张成形术后DSA图像显示Pipeline shield embolization支架的成功放置,瘤颈部(箭头指示)以及远端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


表2. 接受Pipeline Embolization支架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治疗结果。


其中144名(占56.9%)使用了Sim&Size™模拟,其余109名(占43.1%)没有使用。使用Sim&Size™模拟的患者中,支架的平均长度较短(15.62mm vs 17.36mm,p值=0.001)。此外,这些患者较少使用一个以上的支架(1.4% vs 7.3%,p值=0.022),而进行球囊扩张的患者比例则更高(15.3% vs 4.6%,p值=0.007)。其余分析的变量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表2)。


并发症



本队列报告了总共16例并发症,其中7例发生在使用Sim&Size™模拟的患者中,9例发生在未使用模拟的患者中。并发症包括3例颅内出血,均发生在未使用模拟的组别中。其中1例并发症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发生在使用PED和弹簧圈治疗时的手术期间,具体是在放置弹簧圈过程中。另外2例出血发生在术后,1例是术后即刻,另1例是在术后30天内,这两种情况下的出血均与动脉瘤治疗无关,Fisher分级分别为III和IV。


未使用模拟组中的其他5例并发症包括2例轻度脑实质血肿,可能由穿支血管破裂引起,其中1例伴有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余3例并发症包括2例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伴有轻微的运动功能障碍但最终完全恢复,以及1例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患者发生了与股动脉入路相关的出血并发症。其中3例在使用Sim&Size™模拟的组别中,1例在未使用模拟的组别中。在为期30天的随访期间,没有观察到由并发症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在使用Sim&Size™模拟组中,4例患者(占6.3%)在12个月的随访中出现了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其中1名患者在支架植入6周后发生右侧大脑前动脉分支闭塞。该患者在大脑前动脉起始处的支架放置位置不理想,VerifyNow检测的PRU值为181,接近测试的上限。其中3例并发症包括右侧中央沟动脉(Rolandic动脉)部分闭塞,导致不完全偏瘫,轻度卒中伴一过性下肢缺血,以及无症状的颈内动脉夹层(表2和3)。


表3. 使用和未使用Sim&Size™模拟进行Pipeline Embolization支架治疗的患者并发症。



研究结论

Sim&Size™模拟软件的使用能够优化支架长度,减少治疗所需的支架数量,从而提升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研究点评

本研究通过多中心的数据分析证明Sim&Size™模拟软件在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实际临床价值,展现了手术模拟技术对提升医疗治疗安全性和效率的重要价值。



关注Pipeline栓塞装置(PED)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的674例动脉瘤队列中的闭塞、长期预后和安全性预测因素


FRED与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累积闭塞率的差异: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研究


经Pipeline装置治疗动脉瘤的愈合时间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陈鹏宇 医师



周玉会 医师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