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发布 | 819阅读

Pipeline™学术周 广州站 | Philipp Taussky教授与中国神经介入医师共话Pipeline™ Shield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2024年4月23日,Taussky教授一行与来自广州14家医院的神经介入专家共同启动“Pipeline™ Shield学术周”广州站学术交流活动。交流期间,专家们分享了大量经典病例,共同探讨治疗理念和手术技巧。其中,高危动脉瘤的临床痛点和操作难点,成为专家们的关注热点。

表面改性为磷酸胆碱聚合物的Pipeline™ Shield提升破裂动脉瘤治疗的安全性



有专家提出,"在中国破裂动脉瘤虽然也在Pipeline™适应证范围内,但既往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文献大多是关于未破裂动脉瘤的,而且考虑到急性期血栓风险以及抗血小板问题,尤其是血泡动脉瘤可能需要套叠,我们比较担心Pipeline™在这类动脉瘤的使用。"


Taussky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表示:"大家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在没有Pipeline™ Shield之前我们是不敢把FD用在这些高危病例中,比如血泡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或者载瘤动脉直径小的动脉瘤等。但现在借助Pipeline™ Shield的问世,我们可以非常勇敢的,或者是有信心的把它用在这些以前不敢做的病例上,结果很成功,这证实了表面改性为磷酸胆碱聚合物的Pipeline™ Shield的确能够加强或扩大Pipeline™手术的安全应用场景。"

表面改性为磷酸胆碱聚合物的Pipeline™ Shield提升高危动脉瘤手术安全性

Pipeline™ Shield,将磷酸胆碱聚合物化学共价结合在支架表面形成“生物外衣”,模拟红细胞膜成分,获得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因材料接触激活引起的血栓形成‎1。强大的键合力,使“生物外衣”不仅稳定,且厚度小于3纳米,保持了金属原有特性。


Pipeline™药监批准的注册证适用范围中,未对动脉瘤状态进行限定,包括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所以破裂动脉瘤中应用Pipeline™非超适应证。另外,在使用说明书中破裂动脉瘤不属于禁忌证


注:说明书提示尚未在破裂动脉瘤中进行安全有效性评价,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和选择。


本次Taussky教授专程飞抵中国

参与“Pipeline™ Shield学术周”

除上海、广州外,还将到访北京、西安、天津

与中国神经介入医师一起

共话表面改性为磷酸胆碱聚合物的Pipeline™ Shield

让创新技术为临床带来获益

实现学术与临床的相得益彰


往期回顾,点击查阅  


 参考文献

1.Girdhar G, Li J, Kostousov L, Wainwright J, Chandler WL. In-vitro thrombogenicity assessment of flow diversion and aneurysm bridging devices.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5 Nov;40(4):437-43. doi: 10.1007/s11239-015-1228-0. PMID: 25975924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此内容使用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仅代表讲者本人或者该第三方的内容和观点,与美敦力公司的立场无关。本页面所载的内容、信息、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页面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也建议在作出任何评价或治疗决定前请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本页面使用或连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任何文字、图片或音、视频的,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