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体神经外科人共同书写了中国神经外科璀璨的百年史册。基于此,“脑医汇-神外资讯”回顾我国神经外科发展史,倾情推出了“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系列栏目,在穿越重重历史后,与我国神经外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神经外科先辈们隔空相交,为他们奏响中国神经外科百年的交响乐章。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中国神经外科的下一个百年,还看今朝。为此,“脑医汇”重拳出击,特地推出“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青葱版”系列访谈栏目,旨在站在百年神经外科新征程的起点上,继承前辈先人传统,创新发展,讲述新时代下神经外科的故事,见证辉煌!
《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姊妹刊——“奔跑吧 中国神外”栏目,本期我们走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话王东海主任。
1. 王教授,能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历程、科室的建设情况(如设备技术、团队人数及构成、业务范围、特色业务)吗?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目标?
王东海教授:
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始于1959年,起初和神经内科一起值班和出诊,称为神经科。在1984年独立成科之后,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慢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渐发展为今天这样的科室规模。从科室发展来讲,齐鲁神经外科最早只是一个普通神经外科或传统神经外科,其创科主任是张成主任,然后张庆林主任接手,接着是吴承远主任,也是他们这一代人慢慢开始有了细化专业的雏形。例如鲍修风主任是以肿瘤和神经脊柱为主;吴承远主任开始做小脑/脑移植,治疗一些功能性疾病,包括MVD手术。后来在显微外科时代,李新钢院长带领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迈入更高层次,使其在神经肿瘤、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神经脊柱等专业逐渐细化。李刚主任在职期间,也是科室病房规模扩大,设备更新换代的大发展时代,我是去年从李刚主任的手中接过了齐鲁神外的接力棒,在几代神外人的努力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齐鲁医院本部有4个病区,包括神经肿瘤和小儿神外、神经血管、神经功能与神经脊柱(该2个亚专业是1个病房),神经重症与外伤等4个大部分,加上青岛院区神经外科床位总计是285张,专业设置也是比较齐全的。齐鲁神外作为一个学科大中心,从传统神经外科发展到今天,守正创新是永远的主题。一代代神经外科老师们、前辈们、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将其亚专业推到了今天这样的专业化程度。在学科发展方面,齐鲁仍需继续在亚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细分、细化、深化,给更多年轻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最终在临床专业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或提升。
另外,现在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年轻医生和年富力强的专家更应该在临床科研(包括临床相关疾病的机制和诊疗方面)进行创新或探讨。最终通过临床促进科研发展,通过科研提升来反哺临床,把学科做大、做强。再者,神经外科目前也处于AI 应用大爆炸的年代,无论是影像学诊断,还是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探讨,均依赖于数字化智慧诊疗的方式方法。齐鲁医院作为神经外科大中心,也应该重点关注这个学科方向。
2. 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目前的亚专业组设置情况?特色和优势亚专业有哪些?它们的发展方向?
王东海教授:
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源于传统神经外科,早期是以重症脑出血或外伤等相对单一的疾病为主,即挽救患者生命为主,后期神经肿瘤慢慢成为这种省级医院大中心的工作重点。实际上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在90年代后期就引进了神经内镜技术,用于治疗一些颅内疾病。神经内镜早期主要针对神经肿瘤,现在在肿瘤、颅底、微血管减压,甚至是脊柱、脊髓病变的微创治疗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也创建了一些品牌学习班,在省内、国内促进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相对于国内大中心或平台,齐鲁医院神经内镜的应用是相对比较早的,应用病种或范围也是相对比较广的,这也是李新钢院长与李刚主任这一代人带领本科室做出来的特色技术/品牌。
在脑血管病诊疗方面,齐鲁医院的介入技术发展并不早。但是其作为大中心,有天然优势,即病人较为集中,尤其是疑难复杂病例比较多。在这个过程当中,针对一些复杂脑血管病,尤其是显微外科技术和单一神经外科技术无法解决的病例,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也是国内开展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的比较早的大中心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复杂脑血管病,依托齐鲁医院复合手术治疗平台,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再者有关缺血脑血管病的问题,北方人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脑血管病、烟雾病导致的缺血脑血管病等,本科室都有很多的经验。齐鲁脑血管病专业针对缺脑血管病的CEA技术和搭桥技术,目前也是一项比较有特色的诊疗服务。
在神经功能方面,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是在2010年前后分出来的这个亚专业。目前在针对外周神经病变治疗的功能神经外科方面,无论是内镜下MVD,还是针对帕金森和顽固性癫痫的DBS治疗,本科室都在不断丰富和积累经验。功能神经外科作为建立相对较晚的亚专业,其专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目前在省内也是最大的亚专业治疗团队。
再者,还有神经重症亚专业。神经重症实际上还肩负着治疗神经创伤以及重症脑出血病例的责任。这个团队主要由黄齐兵主任带领,作为省级大中心,目前该团队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在国内都可堪称一流。
3. 您之前一直是齐鲁医院脑血管病治疗团队的带头人,请问齐鲁医院脑血管病目前开刀手术和神经介入治疗的比例各占多少?
王东海教授:
在2010年以前,基本上60~70%病例采取开刀治疗,30~40%病人采取微创介入治疗,当时有材料费用昂贵和医保的限制,医生团队也需要技术上的磨练。2010年以后,这两种术式比例基本对半。直至2015/2016年,开刀术式与微创介入的比例基本为3:7。近几年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学的发展,包括密网支架的应用和瘤内扰流装置的面市等,神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得到极大拓宽。目前齐鲁基本上80~90%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都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大概只有10%左右的病例接受传统开颅、显微手术/显微外科治疗。
这种变化主要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是材料学的发展;第二是医生/团队整体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微创介入治疗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与患者和家属交流的时候,他们首先关注自己是否可以做微创。如果医生认为这个手术微创的困难比较大,风险比较高,反而要再与病人解释为什么其手术不适合微创。无论是介入,还是微创,其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术者无论选择微创,还是选择介入,最终都要争取使病人治疗获益最大化,即手术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更加有效。
4. 您在颈动脉慢性闭塞和椎动脉慢性闭塞复合再通诊疗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请您分享一下经验。目前这项技术的最新进展如何?
王东海教授:
目前颈动脉闭塞再通和椎动脉闭塞再通的技术要求实际上还是比较高。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病人会越来越多。CEA技术(包括VEA,即椎动脉闭塞再通),实际上都是在早期做颈动脉重度狭窄治疗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因为在做剥脱手术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极端病例或困难病例。这种颈动脉重度狭窄,随着病情演变一定是一个闭塞的过程。针对这样的病人,尤其是有症状的颈动脉闭塞病人,术者一般要考虑是做搭桥好还是做再通好?血管的原位开通也是一个为病人提供血流的比较理想的通道。基于此,齐鲁在2014年前后利用复合手术室,开始陆续把颈动脉慢闭再通的工作开展起来,处理症状性颈动脉闭塞病人。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目前主要处理慢性闭塞病人,即病程超过一个月的病人,急性颈动脉闭塞的病人主要是AIS急诊团队来综合处理的。
随着颈动脉慢闭再通病人术前评估和术中SOP流程的规范,以及整个围术期管理的完善,总体来说,病人的再通效率越来越高,围术期并发症越来越低。基于此,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在2016年前后,又把一部分椎动脉慢性闭塞病人的开通工作开展起来。开展过程中的关注点还是在于手术怎么做能更高效、更安全、更快捷?手术怎么做能使创伤更小?颈动脉/椎动脉慢闭再通这项技术实际上是借鉴于CEA,即颈动脉内膜剥脱技术。早期术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椎动脉V1段切开、取栓、拉栓、评估;针对夹层或者远隔部位狭窄的支架植入和重建血流等。现在针对V2、V3、V4段也有不同的组合,包括一些枕动脉不同位点的搭桥治疗。因为总体来说,椎动脉慢闭再通的病例要远远低于颈动脉慢闭再通的病例,椎动脉周围颈部侧支血供还是比较发达的,大多数病人都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因为是慢性过程)。在齐鲁,椎动脉慢闭复合手术再通主要也是针对一些症状性病人,或反复发作、反复后循环脑梗死的病例。
5. 齐鲁医院有“北协和 南湘雅 东齐鲁 西华西”美称,在进一步扩大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影响力方面,您做了哪些准备和规划?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您将如何通过加强与其他医院或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贵科室在技术和学术上的进步?
王东海教授:
从平台建设来说,协和、华西、湘雅,都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作为国内的神经外科中心,他们均走在国内前列。尽管有“东齐鲁”的美誉,但是在神经外科平台建设方面,齐鲁医院与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齐鲁医院作为一个业务单位,首先还是要用技术、用服务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给病人健康。从这个方面来说,现在有自媒体和很多学术会议可供利用,并且目前学术交流的各种渠道、各种平台都是畅通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去。同时齐鲁也会发挥自己的平台优势,把更多青年才俊吸引至此,即用人才打造一流科室,在学习之路上永不停止。
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作为一个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科室,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优良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同时,作为一个大学医院,齐鲁应该是医、教、研、管齐头并进,使得年轻一代在不同的岗位上历练,共同打造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平台,向更高、更好、更远的目标发展,争取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做出“东齐鲁”神经外科应有的贡献。
6.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您将如何通过加强与其他医院或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贵科室在技术和学术上的进步?
王东海教授: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是AI技术应用的年代,是自媒体发达的年代。年轻医生应该多做一些对患者和其他专业有用的科普性质交流。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媒体方式,例如有个别年轻医生可能觉得今天的手术做得特别行云流水。在手术以后,他可以很快就编辑一段抖音发出去。在齐鲁平台上,这种医生至少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想做事、会做事的年轻人。但是副高以上的医生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更深层次地钻研,树立学术品牌,打造其行业形象,尤其是在如今亚专业细分的情况下,希望他们都能代表齐鲁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正高级医生,尤其是带组医生、亚专业主任、各病区主任,齐鲁现在要求每个亚专业需要有一次亚专业学术会议,一次亚专业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学习班,这是其规定工作,即基本工作量。因为作为大学医院,学习技术、推广技术、普及技术是齐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整个学术交流方面,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请进来”包括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宣教;国内外大中心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的引进等。“走出去”是资深专家(包括亚专业主任)可以代表齐鲁发声,把齐鲁的先进经验带到不同平台,与兄弟单位和国内先进单位交流。通过交流和火花碰撞,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把齐鲁平台向更高层次推进。
在学术交流方面,齐鲁神经外科实际上专门会有一个主任会负责学术交流这项工作。作为大中心、大平台,齐鲁希望所有人都能医、教、研、管齐发力,在这个过程中,齐鲁永远是开放的平台,希望与国内同道广交朋友,把国内外神经外科同道们的新学术观点、新技术融入到齐鲁,造福山东、乃至华东、甚至全国的神经外科病患,为他们的健康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7. 您不仅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同时也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德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德州医院入选山东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借此契机,德州医院在新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是?
王东海教授:
德州的地理位置可称为“鲁西北,冀东南”。依托于京津翼的发展,这个医院的定位是打造“鲁西北,冀东南”的医学高地,即服务周边800~1,000万的人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覆盖的不是本地区,也不是本省,其应该服务更大区域的病患,要求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管理,打造一流品牌。最终可以通过齐鲁与德州院区的共同努力,实现“鲁西北,冀东南”的医学高地建设目标,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8. 最后,作为一名资深的神经外科专家,您对于年轻医生或医学专业的学生有哪些建议和鼓励?
王东海教授:
医学,尤其是神经外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是一个成长周期相对较长,且手术风险相对较高的专业。有部分专业的医生可能在5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一个相对比较熟练的外科医生,但是在神经外科,5年的时间可能只够刚刚打下基础。所以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一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年轻医师早期还是要通读经典,还要有一颗学习的心,多看、多学、多练,打下坚实的神经外科功底。有部分年轻人可能成长特别快,在工作以后,他始终没有躺平,始终在学习,始终在努力,最终他的临床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基本上在同龄人当中都是遥遥领先的。作为大中心的神经外科医生,齐鲁对他们要求还是蛮高的,基本上是医、教、研全面发力。因此,年轻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需要认真学习、努力学习、持续学习。
另外,对于神经外科的青年才俊,外语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不同平台交流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从业早期),对自己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国外的手术理念、手术流程和管理经验还是值得年轻人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学习的。希望他们能够拿出一定的时间,争取一个外出学习、开拓眼界、开阔视野的机会,这可能对自己的成长会更好一点。
再者,在整个平台的成长过程中,神经外科一些重大手术和重大技术突破一定不是个人在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也要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年轻人如果融入到团结的平台和团结的团队,培养了团队精神、团结意识,以后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专家简介
王东海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齐鲁医院知名专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德州市人民医院)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和首届脑血管病复合手术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神经外科转化医学分会秘书长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巡讲团专家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能对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颅内出血性疾病做出精准诊治,擅长颅内复杂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微创介入与手术治疗,在应用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脊髓血管疾病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烟雾病的外科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复合手术再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荣誉称号:2016年齐鲁最美医生、2019年获得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2020年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
点击/识别二维码,前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科室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