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单位之一,正在积极开展“国家-区域-地方”远程会诊指导,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神经肿瘤的诊疗能力,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正在开展多中心疑难病例会诊活动,为神经肿瘤诊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远程MDT会诊指导,脑医汇-神外资讯有幸参与其中并提供技术与媒体支持。全国广大医院中心如有神经肿瘤疑难病例,欢迎整理并提交相关病例,与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专家成员共同连线探讨。(病例提交流程详情可咨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秘书陈燕老师:13681949466)
2024年4月11日,聚力华山 探脑论道第222期。本期病例提供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唐山市中心医院。会诊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卞修武院士团队、上海市东方医院影像科初曙光教授、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肿瘤放射诊疗中心潘绵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唐山市中心医院。



病例1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13岁,诉头痛1月余伴呕吐,复视,下肢乏力半月,CT示左侧丘脑占位。2024年3月初行Ommaya植入术,术中见脑脊液压力高,喷射状,颜色清亮透明;2024年3月末行丘脑病损切除术,大脑深部病损切除术,脑室外引流装置置入术,术中见肿瘤呈灰红色,质地较韧,血供极丰富,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楚;肿瘤大部位于侧脑室,部分长入丘脑。行瘤内切除缩小体积减压,肿瘤镜下近全切除,术后患者脑室逐渐缩小,遂拔除脑室外引流管。
体格检查:
GCS 15分,KPS 70分;双侧视力、视野正常;双下肢肌力III级。
免疫组化:
1号-GFAP(灶+),CK(部分+),Syn(少+),CD30(-),HCG(灶+),PLAP(-),AFP(少+),D2-40(少+),CD117(灶+),SALL4(+),6号-OCT-4(部分+),CD30(灶+),CXorf67(部分+),H3K27me3(部分+)。
诊断: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MDT讨论:
该患者诊断为生殖细胞瘤无疑,在目前肿瘤已切除干净的情况下,可先行6个疗程的化疗,化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若都是阴性,即达到完全缓解,可在6个疗程之后转为全中枢放疗。
病例2
病例来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史:
患者女性,47岁,诉腰背部疼痛3+月,无下肢乏力、麻木、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于2021年因颅内占位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化疗等后续治疗;2024年3月复查可见肿瘤复发,头颅磁共振示双侧额叶增强病变,部分脑膜可见强化,拟行手术切除胸段责任病灶,术后行肿瘤综合治疗。
体格检查:
神清合作,对答切题,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及深/浅感觉均未见异常。
免疫组化:
Olig-2(+),GFAP(+),S-100(+),SOX10(-),Nestin(-),Ki-67(+约10-15%)。
MDT讨论:
该患者经过标准治疗后,出现脊髓播散时,可首先行基于分子病理的靶向免疫治疗,然后行全脑全脊髓的挽救性治疗,剂量控制在36-40Gy,避免放射性脑坏死和截瘫。
病例3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43岁,诉左上肢无力并逐渐加重2月余,MRI提示右额叶占位。2023年3月于外院行“右额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伴毛细胞特征,IDH野生型,TERT无突变,BRAF无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2023年4-5月,于外院行术后放疗,60Gy/30Fx,未同步化疗;202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会诊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NOS,MGMT启动子甲基化,NF1突变;2023年8月,替莫唑胺5/28方案辅助化疗;2023年9月复查MRI示术区强化,11月MRS提示倾向复发;2024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右额叶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放疗后改变,部分区为肿瘤复发,符合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IDH阴性。
免疫组化:
GFAP(+),Olig2(+),ATRX(+),TP53(野生),CD34(血管+),Ki-67(热点区10%),H3K27Me3(+),SOX10(-),IDH1(-),P53(-),H3K27M(-),BRAF V600E(-),H3G34R(-)。
分子检测:
IDH1 R132野生型(IHC法+Sanger测序法),IDH2 R172野生型(Sanger测序法),TERT C228野生型(Sanger测序法),TERT C250野生型(Sanger测序法),BRAF V600野生型(ARMS-PCR法),CDKN2A/B纯合性缺失阴性(IHC法)。
MDT讨论:
推荐该患者后续根据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化疗。
病例4
病例来源:
唐山市中心医院
病史:
患者女性,6岁,诉头痛、恶心、呕吐,CT示后颅窝复杂密度占位,幕上脑室扩张。患者于2021年5月行全麻下后颅窝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间变型室管膜瘤,WHO 3级;2021年7月至唐山市中心医院行术后放射治疗;2023年肿瘤复发,7月行全麻下后正中入路小脑室管膜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后颅窝间变型室管膜瘤术后2年,后期跟进化疗,5个月后复查核磁提示新发病灶;2023年12月全麻下行纵裂胼胝体入路侧脑室室管膜切除术,术后病理再次显示复发性间变型室管膜瘤。患者后期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复发,但核磁显示右侧脑桥臂处肿瘤,逐渐增大,强化逐渐明显。
免疫组化:
ATRX(+),CD99(浆+),INI-1(+),H3K27M(-),H3K27Me(-),Ki-67(20%+),LIN28(-),NEUN(-),S-100(散在),SYN(-),Olig2(少量+),EMA(+),IDH 1(-),Catenin(胞浆)。
MDT讨论:
推荐该患者先行30-36Gy的全脑全脊髓放疗,后续跟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射波刀治疗。
病例5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女性,57岁,诉视物模糊伴头痛头晕2周,外院头颅MR增强示颅内多发占位,累及脑干、左侧额颞顶叶、左侧丘脑、右侧额颞叶等部位;完善FDG-PET,表现为颅内多发占位FDG异常摄取增高,考虑恶性肿瘤多发转移。2024年2月行全麻下左颞病变切除术,部分术中冰冻结果示胶质增生伴淋巴细胞。
体格检查:
GCS 15分,四肢肌力可,Romberg(+),行走不稳。
免疫组化:
CD20(少+),CD79a(少+),CD3(部分+),CD10(-),PAX-5(少+),Bcl-6(-),MUM-1(部分+),CD19(少+),Ki-67(25%+),Bcl-2(少+),C-myc(-),KP1(部分+)。
MDT讨论:
该患者后续可行进一步检查确诊,例如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活检,骨髓穿刺,目前淋巴瘤可能性大;也可安排病理TB重排检测,以及后续的眼科会诊。
神经肿瘤病例精粹征稿活动
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主办的探脑论道神经肿瘤病例精粹(第二季)征集中!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向联盟成员单位广发英雄帖,征集神经肿瘤典型病例,以一个个案例的形式再现患者就诊情况,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带去探讨和启发。协助资深神经肿瘤专业人士磨炼诊疗思路,搭建学术沟通桥梁;帮助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神经肿瘤规范化诊疗进程。
投稿邮箱:nationalgliomaMDT@vip.126.com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