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发布 | 665阅读
神外
神外进修合集

【招聘启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4年博士后工作站招聘公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医院概况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省卫健委直属的省级医院,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高水平医院、研究型医院和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


医院现核定床位3500张,医院职工5374人,其中正高级专家458人,副高级专家906人。现有临床医技科室45个,临床医学教研室48个,省部级以上培训基地1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临床医学中心3个、省医学创新中心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


医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专业型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型博士点20个,博士生导师1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中华医学会专委会主任委员2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十三五”以来,医院5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相继获得优青、杰青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科概况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始建于195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神经外科手术的单位之一。1972年,神经外科在国内首次引进手术显微镜、脑动脉瘤夹、双极电凝器等设备。同年,科室成立国内最早的脑神经研究室,于1983年成功培养了中国第一株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科室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在全国授予的硕、博士点(1981年)、首批生部华东地区进修医师培训基地、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近年来,成功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共建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苏州市临床医学中心,同时还是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委单位、江苏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所在单位、首批认定的国家级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批国家卫健委神经外科进修医师基地、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单位。


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现有床位168张,年诊疗人次超过3.4万,开展神经外科手术近4000台。已形成了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超早期眶上外侧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基础研究、脑中线深部肿瘤及颅底外科的解剖与临床研究、垂体瘤的外科治疗与基础研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与基础研究、创伤性脑损伤的外科治疗与转化医学研究等学科技术特色与优势,其中多项新技术填补了省内的的医疗空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近3年来,科室参与制定行业指南、共识13部,发表SCI论文206篇,中华26篇;获各类课题29项,奖项14项,专利5项,举办学习班50余次,培养研究生96名。2020年,4人进入全球神经外科领域中国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100强,学科科技影响力连续位于全国前20位,最高排名达全国第6。


招聘信息


一、招聘类型:


包括统招科研博士后和统招临床博士后。

二、招聘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 进站时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2024年应届博士毕业前可提前进站。

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4. 申请者在申请进站前两年内以第一作者(独立或排第一)或通讯作者(独立或排第一)发表 SCI论文至少2篇。具有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者,经审批可适当放宽。

5. 临床博士后的申请者一般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或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毕业生。


博士后合作导师及招聘人数和方向


王中 主任医师

导师简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联系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8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SCI收录200余篇,担任国内外多本杂志编委。培养博士后7人,博硕士生100余人。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首席专家、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委、江苏省神经外科质控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


进站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方向:复杂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内在分子生物学机制、脑血管痉挛等及其他相关研究


专业:神经外科学


2024年招收人数:2人


陈罡 主任医师

导师简介: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从事神经外科一线临床工作19年,专攻脑中风和胶质瘤。入选国家优青,青年长江,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人才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1优青,2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RAIN、PNAS、Cell Rep、STROKE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进站研究方向

1. 脑卒中(脑缺血、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关键神经保护靶点的转化医学研究;

2. 神经血管单元及神经胶质网络通路调控卒中后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3. 神经炎症及血肿清除在卒中后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专业:神经外科学


2024年招收人数:1-2人


虞正权 主任医师

导师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1989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脑深部肿瘤、颅底肿瘤和复杂颅内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2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与市厅项目共计10余项。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脑肿瘤学组副组长,江苏省颅底肿瘤肿瘤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进站研究方向
脑胶质瘤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内在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转化医学的研究。


专业:神经外科学


2024年招收人数:1人


周幽心 主任医师

导师简介:1995年获神经外科博士学历、学位,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脑神经研究室副主任。临床医疗工作主要开展神经肿瘤的手术治疗。近年主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厅市级课题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中华级论文10余篇。任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以来,培养毕业博士生13人、硕士生46人。现有在读博士生8人,硕士生5人。


进站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 研究内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胶质母细胞瘤耐药机制和精准化疗药物筛选研究、脑胶质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转化医疗研究。

3. 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1)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的应用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F0704800)主持项目经费240万;(2)基于氧化铁纳米颗粒修饰MGMT多肽单抗增强TMZ精准靶向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策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NSFC 82172613 )主持项目经费55万。


专业:神经外科学


2024年招收人数:1人


孙晓欧 主任医师

导师简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重症组组长及创伤组副组长。擅长神经重症,颅脑创伤,脊柱脊髓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赴韩国天主教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研修一年,主要从事现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曾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计划,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挂职副院长一年。


进站研究方向

神经重症与颅脑外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专业:神经外科学


2024年招收人数:1人


薪资及待遇

1. 薪酬:在站3年。税前年薪30万,考核优秀补奖金40万元,考核良好补奖金20万元,在站总薪酬最高可达130万元;

2. 科研专项经费:医院提供20万/人科研专项经费,用于开展科研工作;

3. 住房补贴:医院提供每位统招博士后3000元/月住房补贴;

4. 博士后项目:积极扶持申报各级博士后项目,包括国家博士后创新项目A类、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

5. 卓博计划:积极支持申报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可获30万元生活补助,出站留苏工作可纳入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6. 市级奖励:享受苏州市博士后奖励;

7. 项目及科研奖励: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按照医院科研管理办法享受奖励,额外叠加发放,不计入总薪酬;

8. 择优留院:对于德才兼备、业绩优异、成果突出的优秀博士后,期满出站后,根据岗位需要及个人意愿,可优先考虑留院工作。入职后优先推荐“江苏省双创博士”、“苏州市姑苏卫生人才计划”等青年人才项目。


应聘方式

医院长期接受进站申请。


应聘者致电或发送个人简历至电子邮箱sdfyyrsk@163.com(邮件请注明“姓名+统招科研/临床博士后应聘”)。


联系人:

刘老师 0512-67972942

卢老师 0512-67972707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更多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