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发布 | 30阅读

全国肿瘤防治周丨如何判断肿瘤良恶性?要不要立刻切除?

脑医咨询

脑医汇


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肿瘤是一种人类自身细胞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是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病变,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01


如何判断肿瘤良恶性



病理诊断是确定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金标准,病理医生自有“火眼金睛”来评判肿瘤的好坏。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形态很规则,有完整的包膜,生长缓慢,生长方式呈膨胀型,与周围正常的组织边界较清,不会出现转移,不会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癌症,其生长凹凸不平,像树根一样伸出触角到正常组织中。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呈浸润型,边界不清,常常与周围正常的组织粘连,甚至还会扩散,会引起人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02


得了肿瘤,要不要立刻切除



良性肿瘤非常多见,具体依据发生部位不同,名称有所不同。常见的有纤维瘤、血管瘤、子宫肌瘤等。它们“狐假虎威”,虽然属于“瘤”字辈,但并不会对人构成生命危害。所以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先观察,一旦发现肿瘤迅速长大或者引起机体其他不适的症状,务必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恶性肿瘤就像身体里的“定时炸弹”。这种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尤其重要,最常见的是采取手术的方式切除肿瘤。临床医生可选择部位活检的方式获取病变组织,病理送检,与病理医生“强强联手”,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并确定手术范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03


综合施策,科学预防




科学研究证实,至少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只有5%~10%的癌症病例是完全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而其余90%~95%的癌症病例都是由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与自身遗传特征相互作用所导致。

癌症预防可以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1
一级预防

主要是为了鉴别、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预防癌症的发生,降低患癌风险。

2
二级预防

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主要的方式有早癌筛查、监测高危人群、根治癌前病变。

3
三级预防

针对的是肿瘤患者,主要通过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04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小Tips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是导致癌症的首要因素,肺癌、喉癌、食管癌都与吸烟有关;肥胖可增加患癌风险,有报道显示肥胖相关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的40%,适当体育锻炼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此外,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样化,减少摄入高脂、加工类食物。

2.关注致癌因素

癌症不会传染,但它与病毒、细菌感染息息相关。全国1/4的癌症由慢性感染引起,如乙肝病毒与肝癌相关、HPV与宫颈癌相关、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相关等。必要时可以注射相关疫苗,以降低病毒感染率。

3.防癌筛查,重中之重

目前的医疗检验技术手段可以在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比如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筛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筛查消化道癌、甲状腺活检穿刺术结合超声可以筛查甲状腺癌等。选择个体化体检项目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参考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脑肿瘤相关问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