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
基本信息:患儿,男,6岁3个月,主因“间断头痛20天”入院。
专科查体: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

术前核磁示:右侧小脑半球占位,考虑室管膜瘤或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可能。
初步诊断: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考虑管膜瘤可能。
拟定诊疗方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右侧小脑半球病损切除术。
核磁轴位示:病变局部向右侧桥小脑角区生长,脑干及小脑半球受压,四脑室受压
依据影像学示病变位置选择术中体位
术中
术中见肿瘤充满右侧桥小脑角区

术中见肿瘤紧密包绕重要血管与神经
术中见肿瘤与脑干、小脑关系密切
术中见肿瘤起源于第四脑室右外侧隐窝

术中见肿瘤与面听神经及脑干粘连紧密
肿瘤分块全切,术中相关重要结构解剖保留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手术视频
术后

术中相关重要结构解剖保留,术后患儿吞咽、呛咳功能稍弱,余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

术后肿瘤切除满意,脑干复位
术后病理示:(右侧小脑半球)室管膜瘤(WHO2级)
患儿出院时恢复良好,自主吞咽及呛咳明显恢复,余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步行出院

患儿术后47天复查颅脑核磁,未见明显肿瘤残留及复发,脑干完全复位。
心得体会
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多起源于第四脑室,此肿瘤即起源于四脑室的外侧隐窝,向桥小脑角扩散生长.肿瘤体积巨大,包绕后颅窝重要血管及多组颅神经,并与脑干及小脑关系密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在相对较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提供较宽敞的手术视野,减少对后颅窝重要结构的损伤,安全地切除肿瘤。
专家简介
刘仲涛 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曾于2010年7月-9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学习神经内镜及颅底肿瘤手术;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洲中央大学做访问学者,其间于宾州匹兹堡医学中心短期培训学习
临床主攻颅底肿瘤,尤其擅长神经内镜下经鼻和经颅手术治疗鞍区、松果体区及其它颅底肿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