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颈内动脉慢性闭塞仍有反复症状发作的患者,闭塞开通是预防反复缺血发作的可行手段,且对改善患者患者眼部充血症状及认知功能存在潜在的帮助。
BGC在颈动脉慢闭再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减少了栓子的逃逸,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病例展播
1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60岁。
主诉:反复左手麻木1.5个月。
现病史:
约1.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歪、左手麻木,当时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脑梗死,后进一步行头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现患者仍有反复左手麻木症状,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糖尿病史5年。
入院查体:BP 140/74mmHg,神志清楚,问答合理,言语流利,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手浅感觉减退。
2
术前诊断
颈内动脉闭塞(右侧)
2型糖尿病
高血压1级(极高危组)
3
术前影像
DWI:可见右侧大脑半球分水岭区散在梗死灶。


MRA:右侧颈内动脉未显示,前交通动脉开放,右侧大脑中动脉显示信号弱。
头颈部CTA:可见主动脉弓呈Ⅰ型;MIP像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存在潜在血管腔隙显影,存在开通可能。


4
术前准备
充分双抗及降脂治疗5天。
血压及血糖均控制良好。
血小板聚集试验(AA)及血小板聚集试验(ADP)均达标。
5
术中器械
8F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
125 MPA1导管
180cm超滑导丝
0.014" 2m微导丝
球囊 2.0*20mm
球囊 2.5*20mm
白驹弓上™球囊扩张导管 4*30mm
颈动脉支架 7*40mm
6
治疗过程
R-CCA:颈内动脉起始闭塞,经颈外动脉-眼动脉向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偿。


L-CCA:左侧颈内动脉经前交通动脉向右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


L-V:左侧椎动脉为优势,经右侧后交通动脉向大脑中动脉代偿。
同轴技术将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置于右侧颈总动脉分叉部近端;
0.014" 2m微导丝携带2.0*20mm小球囊超选通过闭塞段,导丝摆动确认血管真腔;
C1段命名压扩张球囊后再次造影提示血管再通,C1局部重度狭窄。

为减少大球囊扩张时导致的血栓逃逸风险,扩张前充盈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

充盈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阻断前向血流后,防治血栓逃逸;
4*30mm球囊扩张C1狭窄;
扩张后通过BGC反复抽吸确认无血栓脱落。

扩张后造影见支架远端狭窄。

支架远端分节段扩张后成形满意。

术毕正侧位造影,前向血流良好,血流稳定,颅内各分支完整。


术者简介
霍晓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卒中杂志》编委,《Stroke》、《SVN》等杂志审稿专家。
执笔《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等多个专家共识、指南及教材;以第一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JNS、SVN、JNIS、SVIN等杂志发表SCI文章30余篇,影响因子300+。
从事神经介入治疗16年,每年独立完成手术量800台+;熟练掌握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