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患者一般资料、诊疗经过、治疗体会等方面,为您分享一例精彩案例,欢迎阅读和分享!
患者一般资料
女性,79岁,腰痛伴左大腿前方放射性疼痛2个月。患者2个月前因腰2椎体骨折出现腰痛伴有左大腿前方放射性疼痛,来我院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腰痛减轻,但左大腿放射痛无好转,卧床时疼痛可缓解,弯腰背手走路无任何症状,身体直立时疼痛可诱发,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次来院就诊。查体:上腰椎后正中及左侧椎旁压叩痛并向左大腿前侧放射,左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左侧大腿前方皮肤针刺觉减退,双下肢各关键肌肌力5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阴性。双侧髋关节活动正常,双侧“4”字试验阴性(排除髋关节病变)。影像资料如下:
图1,患者此次就诊时CT平扫,可见腰2椎体高度降低,腰3左侧上关节突向上向前移位,导致腰2-3椎间孔明显变窄
图2,患者腰椎MR显示腰2-3左侧椎间孔明显变窄,相较于右侧左侧椎间孔局部结构显示不清晰,中央椎管无明显狭窄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为明确诊断,行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L2左),如下图:
图3.4 CT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至L2-3左侧椎间孔上部,恰位于L3上关节突尖部
阻滞后患者症状即刻缓解,较阻滞前减轻约50%以上,可以明确患者诊断为腰椎间孔狭窄(L2-3左),致病原因为腰3上关节突向前上移位压迫腰2神经根所致,考虑到患者高龄,骨质疏松,切开减压融合手术风险大,且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遂行椎间孔镜下腰3上关节突切除减压椎间孔扩大术。
图5,手术采用俯卧位,局麻完成,术前定位腰3上关节突尖并体表标记,穿刺点左侧旁开6cm,靶点腰3左侧上关节突尖,透视定位准确后置入内镜,镜下清理周围软组织,找到腰3上关节突尖部后再探及其腹侧和背侧,使用环锯及镜下磨钻将其切除,手术1小时
图6.7 术后复查CT显示腰3左侧上关节突尖部被切除,腰2-3左侧椎间孔明显变大
术后第一天患者腰痛及左大腿前方疼痛症状消失,佩戴腰围下床活动,站立直腰无明显不适。
治疗体会
一、诊断方面,腰椎间孔的组成如图8.9,构成椎间孔的任何结构发生改变都可能导致椎间孔狭窄。腰椎间孔狭窄(Lumbar foramen stenosis,LFS)在临床上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资料诊断并不困难,但致病因素大多在腰椎间盘极外侧突出,很少关注骨性结构导致的狭窄,此例其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腰2椎体骨折后椎体高度下降,椎体前后径增大,导致下位关节突上移前移,从而使椎间孔变窄,在腰椎前屈时椎间孔变大,椎间孔内神经根远离上关节突尖,无受压,后伸时下位关节突上移导致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到挤压,从而产生症状。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可精准穿刺至腰2-3椎间孔阻滞腰2神经根,症状缓解超过一半即可诊断。
二、治疗方面,对于高龄患者,微创是首选,其优势在于局麻,手术时间短,非融合,术后恢复快,该例用时1小时,术后第一天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对于一个将近80岁的老年人无疑是最佳选择。
作者简介
郝占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脊柱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各种类型脊柱退变性疾病(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创伤(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畸形(脊髓空洞,寰枢椎脱位,青少年脊柱侧弯,老年退变性侧弯,骶管囊肿)、肿瘤(脊柱肿瘤,神经系统肿瘤)等,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
点击前往郝占元 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牛海英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主要从事脊柱脊髓相关的临床工作,参与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