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女性,63岁。
主诉:2024年2月因“右侧肢体乏力1周”在神经内科住院。
现病史:2024年2月19日局麻下做造影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左侧后交通动脉瘤,予行“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成形术+EZ支架”植入。3月9日再入院完善口服双抗后的血栓弹力图检测。


8F长鞘
5F中间导管
栓塞微导管
XT-27微导管
Synchro 0.014”微导丝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JED-D-4.0-18(预期规格:3.5mm*23mm)

取平卧位,全麻右侧股动脉穿刺置鞘后,8F长鞘、5F中间导管建立稳定通路,术中造影测量病变远端血管直径3.1mm,近端血管直径3.3mm,于是选择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JED-D-4.0-18(预期规格:3.5mm*23mm)。
左侧股动脉穿刺置入栓塞微导管,栓塞微导管到达动脉瘤体内,做好填圈准备。支架微导管到达大脑中动脉辅助支架位置,沿支架微导管输送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随后释放密网支架,由于远端辅助支架限制,只能尽量原位释放密网支架,支架半释放后观察支架形态与位置。
调整支架头端位置后重新释放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提高释放推力避免头端下滑,释放过程中通过调整支架张力保证支架打开,完全释放后,观察发现支架头、尾端锚定均稳定,随即回收弹簧圈,撤出栓塞微导管。
由于栓塞微导管的影响,支架后半段贴壁不足,采用导丝轻柔按摩支架后半段使支架贴壁。
造影显示支架完全贴壁,支架内血流通畅,动脉瘤内可见明显造影剂滞留,载瘤动脉通畅,前向血流正常,手术顺利结束。
【工作位造影】
【侧位造影】

手术难点在于:
①患者1个月前因“脑梗+脑动脉狭窄”在我院内科治疗并植入大脑中动脉支架,使得此刻的密网支架植入只能选择原位释放的方式。
②动脉瘤有6mm大小且瘤顶有不规则子瘤,要小心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
③患者血管路径迂曲,密网支架的选型、定位及释放要非常精确。
术者简介


产品介绍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