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21日,以机械解脱弹簧圈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为主题的IAEPP未来之光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如期举办。会议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与冈山大学医院杉生宪志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高旭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瑞教授担任主持人,特邀日本奈良县综合医疗中心前川秀继教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彭汤明教授、德国埃尔福特赫利奥斯医院Donald Lobsien教授、日本鸟取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坂本诚教授以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亚超教授作为分享嘉宾,共聚云端,共同探讨机械解脱弹簧圈在各类颅内疾病的临床应用。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精彩录播

会议主席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和冈山大学医院杉生宪志教授致开场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对国内外各位教授讲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目前神经介入发展迅速,可治疗的疾病谱也越来越宽,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是神经介入最基本、最重要的介入技术,其中弹簧圈是不可或缺的器械。目前电解脱和机械解脱是最主要的弹簧圈解脱方式,本次研讨会旨在各位同道能够分享各自中心应用机械解脱弹簧圈的体会,希望大家能从今日会议讲课及讨论中得到相关实践经验,更好地造福患者。
冈山大学医院杉生宪志教授非常感谢各位专家与会,他表示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和各国专家介绍沃比的产品,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大家可以收获更多临床经验。


CASE1

日本奈良县综合医疗中心前川秀继教授带来了以《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with pNOVUS™ 17/Esperance DAC/Avenir coils》为题的分享。
前川秀继教授介绍了自己在神经介入工作中治疗策略的选择。在一例未破裂的脉前动脉动脉瘤病例中,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和pNOVUS™ 17微导管相互配合建立了稳定的通路,并填塞了5枚Avenir Complex弹簧圈,术后造影示动脉瘤致密栓塞,脉前动脉保留完好,血流通畅。通过病例复盘前川秀继教授为我们展示了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出色的推送性能和稳定的径向支撑力,pNOVUS™ 17微导管自身的稳定性和Avenir弹簧圈的适配性以及Avenir弹簧圈在术中的具体应用技巧。
讨论

杉生宪志教授:能否为我们介绍Avenir弹簧圈的机械解脱机制是怎么样的?是否可靠?
前川秀继教授:Avenir弹簧圈采用独特的“销锁式”机械解脱机制,解脱便捷快速,这使得推送导丝和弹簧圈就能够自由活动并且弹簧圈的最后一段结构较软,顶管的现象较少。
杉生宪志教授: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在术中的表现如何?
前川秀继教授: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和其抽吸导管是一样的结构,所以说它能够达到很高的位置,进行良好的支撑。当我们去操纵微导管的时候,远端通路导管就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支撑。
高旭教授:对于破裂动脉瘤或者是未破裂动脉瘤,您对于支架的使用态度是怎么样的?您所展示的病例是宽颈动脉瘤,没有使用支架的话,你会担心结果不好吗?
前川秀继教授:首先我认为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植入支架,但是如果同时用了阿司匹林双抗,加上波立维是会增加出血风险的,所以如果是可以不需要植入支架情况,我就不用支架。
CASE2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彭汤明教授带来了以《“血管内成袢”载瘤动脉保护技巧》为题的分享。
彭汤明教授为我们复盘了三例成角的动脉瘤Avenir弹簧圈栓塞治疗过程。彭汤明教授指出在这类颈内动脉到大脑中动脉M2分叉部较小动脉瘤中,瘤内成袢无法实现或需要反复超选耗时较长,这时就需要血管内成袢来保护分支血管,节约手术时间。他为我们总结了血管内成袢的技巧包括微导管不进入瘤腔,避免微导管张力导致的动脉瘤术中破裂;需要对微导管(1:2)塑形时,对于动脉瘤高度、载瘤动脉直径、分支与载瘤动脉角度进行预判等。
CASE3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瑞教授带来了以《机械解脱弹簧圈在难治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为题的分享。
赵瑞教授为我们分析复盘了两例复杂动脉瘤病例的治疗过程。第一例是未破裂的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中度狭窄(56%),采用支架辅助Avenir弹簧圈栓塞治疗,但为了避免对PICA开口的影响未做致密栓塞。第二例是一例血泡样动脉瘤,行血流导向装置结合Avenir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半释放密网支架对瘤体进行保护,术后造影可见Avenir弹簧圈致密栓塞。赵瑞教授总结指出Avenir机械解脱弹簧圈既能够致密栓塞动脉瘤,又能够降低对瘤壁的张力,因此对于上述难治性动脉瘤的治疗,柔顺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的应用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讨论

第一部分精彩分享结束后,各专家就讲题进行了深刻讨论。
高旭教授:在赵教授所分享的PICA动脉瘤病例中,Avenir弹簧圈能够在瘤内进行成篮保持PICA的通畅,可见其成篮性能优越;在第二例血泡样动脉瘤病例中,由于其没有真正的动脉瘤壁,容易造成术中的破裂出血,但是Avenir弹簧圈还是非常柔软,在动脉瘤腔内均匀分布,也充分地展示了我们弹簧圈的安全性。
赵亚超教授:想请赵教授谈谈支架治疗动脉瘤时,什么情况下选择半释放支架/穿网孔治疗?还有一点是对于破裂动脉瘤密网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时,抗血小板方案是什么?
赵瑞教授:此例患者动脉瘤开口在PICA并且合并局部狭窄,因此可能需要球囊辅助,术中会出现多次交换,如果没有能够减少交换次数的器械,我们可能会选择半释放。患者对侧闭塞,后交通状态较差,为了保护椎动脉选择了后释放穿网孔超选。
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抗血小板方案,我们中心会在术中开始植入支架起使用替罗非班注射三分钟标准全量,之后是半量的维持量持续至第二天(约12h)。还有一种方案是等患者苏醒后口服负荷量双抗(阿司匹林300波立维300,再交叉2~4个小时,把替罗非班停掉)。
赵亚超教授:有的中心会在术中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而不是术中直接使用替罗非班,这您怎么看?
赵瑞教授:对于破裂动脉瘤,术前双抗时间无法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可能比口服双抗药物更高。

CASE4

德国埃尔福特赫利奥斯医院Donald Lobsien教授带来了以《新型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为题的分享。
Donald Lobsien教授为我们分享了新型FD——p64/p48在三例动脉瘤病例中的应用,分别是后交通动脉瘤弹簧圈单纯栓塞术后复发病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此次主要治疗大脑中分叉部)、PICA发出的梭形动脉瘤。术中用到微导管成袢技术、华夫蛋筒技术等(采用pCONUS颅内辅助支架),Donald Lobsien教授通过病例的复盘为我们展示了手术策略选择要点、FD在术中应用的具体技巧,颅内辅助支架与FD的联合使用的技巧,以及其中心应用新型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的手术经验。
讨论

赵瑞教授:对于第一个病例,术中如何保证支架近端覆盖是良好的?
Donald Lobsien教授:第一个pCONUS动脉瘤辅助支架需要顶住弹簧圈保持稳定。我们在3D下进行测量,只需要它近端开放的比较大,采用3mm-4mm的尺寸,不用走到ICA当中。由于动脉瘤较大,FD较为柔软,如果直接放FD会影响其释放和定位,所以采用这种方式,那么再放第二个FD—p64时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赵瑞教授:那么填塞弹簧圈要致密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影响到后交通的通畅?
Donald Lobsien教授:这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病例,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展示的就是我们需要在瘤顶的位置比较致密的填塞,往瘤颈处就不用那么的致密了。对于结合FD治疗的病例来说,我们一般都能够比较充分的填塞动脉瘤,FD能够帮助在弹簧圈在栓子内出现一个比较好的血栓,但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去证明用FD的弹簧圈栓塞要致密到什么密度,只是说有FD之后,弹簧圈内血栓形成的速度就会更快。
赵瑞教授:对于第三个病例,您是否会担心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发生?
Donald Lobsien教授:我认为此病例血管不规则,通路建立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导引导管无法上高,只能放在尽可能高的近端位置,无法到达更高位置,所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能否建立椎动脉良好的通路。
赵瑞教授:您所使用的FD是有抗栓表面修饰的,这能否防止血栓形成?
Donald Lobsien教授:我们用的都是有HPC涂层的血流导向装置,迄今为止,我们中心在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获得了一些好的研究数据,发表了关于急性期动脉瘤的治疗中,弹簧圈栓塞联合使用这种HPC涂层的FD进行治疗的文献。使用这种支架后,我们可以用单抗,比如说普拉格雷等,研究中大部分的病例表现是非常好的。对于平诊的患者,我们还是使用双抗,这是我们的标准的治疗过程,平诊的择期患者,使用双抗后,没有一例出现急性的支架内血栓形成。
CASE5

日本鸟取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坂本诚教授带来了以《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venir Coils in Embolization for Cerebral Aneurysms》为题的分享。
坂本诚教授为我们分析了其中心应用Avenir弹簧圈的三例动脉瘤病例。第一例为小型前交通未破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Avenir弹簧圈栓塞治疗,先释放支架再填塞弹簧圈,术后造影可见Avenir弹簧圈致密栓塞动脉瘤。第二例是一例前交通动脉瘤,同样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Avenir Pico弹簧圈填塞后微导管仍然稳定,弹簧圈与瘤壁完美贴合。第三例是未破裂的基底动脉尖脉瘤,使用双微导管兼容技术,将pNOVUS™ 17微导管结合Avenir complex,Avenir Pico弹簧圈,对于动脉瘤的瘤颈部非常细小的空间进行栓塞,几乎完全栓塞,达到了致密栓塞的效果,pNOVUS™ 17微导管几乎没有踢管现象,填圈时保持稳定。第四例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交通破裂动脉瘤,对其急性期进行了单栓作为一个初步的治疗,可见子囊显影,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坂本诚教授总结指出将Avenir弹簧圈、pNOVUS™ 17微导管和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组合用于动脉瘤介入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各种颅内动脉瘤。
讨论

赵瑞教授:对于最后破裂动脉瘤的病例,您采用了单栓治疗,用一根微导管来做单栓,从检查可以看到这个动脉瘤是宽颈的,术中要怎么去保护好载瘤动脉,不让弹簧圈栓子团凸入血管?
坂本诚教授:我们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它有一个子囊,在我们没有给大家展示的第二个工作角度,我们可以看到Avenir Complex弹簧圈,Avenir Pico弹簧圈能够很好地进到子囊内填塞,也很稳定。
CASE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亚超教授带来了以《机械解脱弹簧圈联合DAC在动脉瘤栓塞的应用》为题的分享。
赵亚超教授通过复盘了三例机械解脱弹簧圈联合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治疗的三例动脉瘤病例(基底动脉、夹闭术后复发、后交通破裂动脉瘤),与我们分享了其产品使用感悟,Avenir 10系列弹簧圈顺应性好,显影清楚,具有良好的抗解旋性;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0.071"大内腔,双微导管兼容性佳,到位性和支撑性好,迂曲血管过弯能力强等。赵亚超教授针对自己分享的病例,总结指出基底动脉顶端宽颈动脉瘤,需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较大且多发子瘤,对首枚弹簧圈应用是关键选择。
讨论

赵瑞教授:第一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采用一个单支架来做栓塞,能够实现一个对侧的P1和小脑上动脉的保护,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充分地体现出Avenir机械解脱弹簧圈良好的成篮性能,以及各个方向的均匀致密的栓塞能力。
第二个病例是一个夹闭术后复发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即刻的结果是致密栓塞,充分体现出Avenir机械解脱弹簧圈优良的性能。
最后一个破裂动脉瘤,计划的是支架辅助栓塞,最终用了双微导管技术,动脉瘤包括瘤颈瘤体都做到了一级的栓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后交通动脉,它还是非常粗的,应该是一个胚胎型大的后动脉,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有挑战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瑞教授表示感谢国内外同道的支持与参与,通过本次研讨会,收获了各位教授使用机械解脱弹簧圈栓塞的经验,还有关于新型FD——p64/p48的应用技巧分享也很精彩,期待未来这些新产品在中国的表现!

冈山大学医院杉生宪志教授表示,他非常高兴能在会议中听到关于Avenir弹簧圈和Esperance®DAC相关的操作技巧、经验,各位与会专家都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出色的手术策略与临床操作,再次感谢各位教授的与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同道探讨!
最终本次会议受到广泛关注,众多国际医疗专业人士积极参与线上互动和讨论,观看次数超过8000。参与的专家对沃比医疗的Avenir弹簧圈、Esperance®导管、pNOVUS™ 17微导管等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沃比医疗未来将继续与全球神经介入界的同仁们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点亮他们的未来。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精彩录播

沃比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比医疗”)成立于2015年12月,专注于提供创新性、突破性和经临床验证的卒中治疗技术和解决方案。2022年4月,沃比医疗成功收购了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神经介入行业的领先企业phenox GmbH。本次收购丰富了沃比医疗的神经介入产品组合,使其更具全球竞争力。截至目前,沃比医疗在全球拥有5个研发中心、3个生产基地及700余位员工,已获全球专利超过200项。
沃比医疗一直以“挽救更多中风患者的生命”为愿景,为世界医疗持续贡献力量。如今,沃比医疗提供的卒中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和通路三大领域,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主要经济体及日本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上市产品包括Avenir家族机械解脱弹簧圈、p64/p48血流导向装置、pEGASUS弹簧圈辅助栓塞支架、pCONUS分叉动脉瘤栓塞植入装置、Esperance®抽吸导管、pRESET取栓支架、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pNOVUS® 17微导管、Pilote远端通路导管(长鞘)、Paragon球囊导引导管和pORTAL®神经血管微导丝等。
更多详情,敬请访问:
www.wallabymedical.com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