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Fukushima教授: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您,那是很久远的回忆,但那回忆此时此刻却崭新得如同被雨洗过。1997年,我受邀出席日本长崎的一场学术会议,在会议现场第一次见到了您。长崎,与上海仅仅相隔800公里,一直以来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枢纽。我们的故事,就从那里开始。当时的我正值一个神经外科医生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段。
早就听闻您的大名,您是世界颅底外科的创始人,也是世界血管病开放手术的先驱者。在颅底外科和肿瘤外科方面堪称泰斗。在那场会议上,我不仅和您面对面交流,更观摩了您的一台颅底的垂体瘤手术。您从单侧鼻孔入路来做手术,术中的操作方式、手术器具是我第一次见到,您精湛高超的操作技术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同时我也感受到您的人格魅力,您开放、健谈,一边做手术一边滔滔不绝地向年轻医生讲解实操中的注意事项。您的讲解如此慷慨无私,毫无保留,令我收获良多且心生感动。
回国后不久,邀请您来上海讲学。那次访学令我们印象深刻。您与华山医院、浦南医院以及沪上其它各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与华山医院的周良辅院士相谈甚欢。在周良辅院士的邀请下,您作为授课老师,开启了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颅底解剖培训班讲课,让中国的年轻医生近距离接触到您这样的大师。您不仅将精湛绝伦的颅底解剖技术传授给中国的医生们,更以太阳般的热情和能量,温暖着大家的心灵。

第二年,我受邀飞赴日本,在西大阪神经外科医院与您同台完成了一例手术。还记得患者是一名来自中国北京的书法家,因为颅内肿瘤2次复发,病情疑难,所以不远千里跨国求诊。那台手术做得相当成功,随访至今患者再没有复发。
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Fukushima浦东神经外科论坛以及颅底解剖及血管吻合培训班。学员来自大陆、港澳、东南亚、俄罗斯,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年医生传承前沿的技术,促进神经外可事业的发展。我们专程从日本引进了颅骨模型、人工血管以供每一位学习者上手操作。每次上课时您总是讲解细致,亲自演示,青年医生们围绕在您的身边,跟随您一步步操作、体验、感受,每个人心里都渴望有朝一日像您一样,用精湛绝伦的手术技术创造生命的奇迹,为患者解除痛苦。
您不仅在中国举办培训班,更在世界各国讲学,无私地将您苦心研究的技术传播给不忘初心的青年医生。已将它打造成世界神经外科金字塔尖上的盛会。我们也邀请了欧洲、美国、日本的专家教授赴上海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为国内医生搭建和世界专家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而您,自始至终如此热情,又如此谦逊。您是我们的教父,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多年以来,您总有将自己的著作、手术器械赠送给各国青年医生的习惯。您送给我的手术器械,如今也由我亲手传递给了优秀的青年神外医师。



后来,很荣幸,您在浦南医院注册了外籍医师执照。我与您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了十几例高难度的手术。其中,有一台手术令我记忆犹新。那是一台许多医生都不敢碰的高风险巨大动脉瘤手术,我和您一同在手术室里奋战了数小时。当我们脱下手术衣的时候,汗水早已浸湿了头发。但手术的成功,使我感到欣慰和自豪,因为我们抢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又一次,和死神赛跑,我们赢了!

敬爱的福岛教授,每当我回忆起您的音容笑貌,我耳畔总会响起爵士乐声。是呀,您不仅是一位神外医学领域德高望重的掌门人,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赤子。酷爱爵士乐的您常常亲自演奏,您甚至组织神外医生爵士乐队,每次神经外科年会都能看到神外医生爵士乐队的演出,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也促进彼此间的跨国友谊。
此外,我清楚地记得您热爱滑雪。2011年曾经在北海道神外论坛期间,您与全球同道滑雪比赛。当时的您年事已近70,髋关节已经置换,但却依然勇敢地奋战在滑雪场上,夺得了那场比赛的第一名。才华横溢、精力旺盛、体魄强健、擅于运动的您,怎能不说是一个传奇呢?




刘卫东
冬雷脑科医院集团总院长
2024年3月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