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邵将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Pipeline栓塞装置超说明书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结局-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美国哈佛医学院神经外科BIDMC脑动脉瘤研究所Anu Chinnadurai等研究者对PED超说明书使用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和闭塞结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已于2024年3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nu Chinnadurai, et al. World Neurosurg.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 2024. doi:10.1016/j.wneu.2024.02.132】
Pipeline栓塞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的超说明书(off-label)使用越来越多地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许多文章都强调了独立中心对标签内(on-label)和标签外(off-label)适应症进行PED放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现有文献中,考虑标签外PED放置的总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息仍然很少。美国哈佛医学院神经外科BIDMC脑动脉瘤研究所Anu Chinnadurai等研究者对PED超说明书使用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和闭塞结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已于2024年3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对PubMed和Embase进行系统搜索,以确定PED标签外使用的研究。选定的研究提供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研究特征、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结局、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长期结局,最后对上述信息进行荟萃分析。
12项研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了747例患者和791个动脉瘤进行分析。患者中,69.2%为女性,年龄在16至80岁之间。缺血性和出血性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7%(95%CI;4%-10%)和2%(95%CI;0%-4%)。死亡率为1%(95%CI;0%-4%)。动脉瘤在初次随访和一年随访时的闭塞率分别为82%(95%CI;72%-91%)和81%(95%CI;75%-86%)。Meta回归分析显示,闭塞率与年龄、性别、动脉瘤大小、位置、形态、破裂或治疗史等因素之间无相关性。
表1. 患者人口基线和临床特征。
表2. 动脉瘤特征。
表3. PED治疗患者的总体结局。
图1. 概述文献综述系统步骤的流程图
图2. 森林图概述了使用Pipeline栓塞装置进行颅内动脉瘤超说明书治疗的患者的缺血结果。
图3. 森林图概述了使用Pipeline栓塞装置进行颅内动脉瘤超说明书治疗的患者的出血结果。
图4. 森林图概述了使用Pipeline栓塞装置进行颅内动脉瘤超说明书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结果。
图5. 森林图概述了使用Pipeline栓塞装置进行颅内动脉瘤超说明书治疗的患者的初始随访动脉瘤闭塞率。
图6. 森林图概述了使用Pipeline栓塞装置进行颅内动脉瘤超说明书治疗的患者的1年随访动脉瘤闭塞率。
尽管在单中心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有所不同,但这项荟萃分析提供了证据支持PED超说明书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注Pipeline栓塞装置(PED)的超说明书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邵将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方亦斌 副教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