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发布 | 678阅读

【精选编译】比较Woven EndoBridge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的血管造影结果:一项多中心研究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张广浩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方亦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本次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张广浩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比较Woven EndoBridge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的血管造影结果:一项多中心研究》,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因此,来自爱荷华大学医院和诊所的Aaron Rodriguez-Calienes等回顾性地评估了4家脑血管病中心采用BAC与WEB植入治疗I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结果已于2024年2月在线发表在《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aron Rodriguez-Calienes, et al. Stroke Vasc Interv Neurol. 2024;0:e001233. doi: 10.1161/SVIN.123.001233】



研究背景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s)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宽颈IAs因其特殊的血管结构仍面临载瘤动脉内弹簧圈凸出(coil protrusion)、动脉瘤再通以及分支闭塞的风险。为应对这些挑战,已经开发了数种技术,包括球囊辅助弹簧圈(balloon-assisted coiling, BAC)、支架辅助弹簧圈(stentassisted coiling,SAC)、‌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sion,FD)和瘤内扰流装置(intrasaccular flow disruption diversion)植入等。


对于破裂的宽颈IAs,术后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出血并发症的相关风险使得SAC和FD植入术的安全性存在争议。因此,不需要抗血小板治疗BAC或瘤内扰流装置植入似乎是更适合的治疗方法。


Woven EndoBridge(WEB)是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在治疗破裂和未破裂的IAs中显示出令人满意的闭塞率和安全性。虽然最近的证据支持使用WEB治疗急性破裂IAs,但缺乏BAC和WEB治疗破裂IAs临床结果的直接比较。因此,来自爱荷华大学医院和诊所的Aaron Rodriguez-Calienes等回顾性地评估了4家脑血管病中心采用BAC与WEB植入治疗I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结果已于2024年2月在线发表在《Stroke: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上。



研究方法

对2015年7月到2022年1月间接受BAC或WEB治疗的破裂宽颈IAs患者进行了四个中心的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基线人口统计学、动脉瘤特征和并发症数据。主要结局为随访时的影像学的Raymond分级;次要结局包括围手术期出血/缺血并发症和良好的神经功能。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并进行多重插补以解决失访。



研究结果

共有104例和107例患者分别接受WEB和BAC治疗。基线特征中,接受WEB治疗的患者吸烟率较高(65.4% vs 51.4%;P=0.039),Hunt-Hess分级为IV-V级比例较低(15.4% vs 18%;P=0.026),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的比率较高(27.9% vs 15%;P=0.013)。同时,BAC组接受脑室外引流的患者显著高于WEB组(53.3% vs 34.6%;P=0.006)。影像学随访中,两组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前和之后完全闭塞率均无显著差异(60.5% vs 53.0%;P=0.964)。两组的临床良好预后率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前和之后亦无显著差异。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率相似(9.6% vs 10.3%;P=0.872),同时在缺血事件(6.7% vs 2.8%;P=0.180)和出血事件(3.8% vs 7.5%;P=0.255)方面亦无显著差异。


表1. 患者基线和动脉瘤特征。


表2. 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局。


图1. 最终和90天随访时RR分级(A)和mRS评分(B)的偏移分析



研究结论

WEB和BAC技术在治疗破裂的宽颈IAs方面显示出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比较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这一患者群体的治疗决定。



关注破裂宽颈动脉瘤

Comaneci装置结合球囊辅助栓塞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


改良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代替支架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与球囊辅助栓塞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双中心经验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张广浩 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


审 校




方亦斌 副教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