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颅脑外伤,比脑卒中(脑梗塞、脑淤血等)更加可怕,其死亡率高达50%左右,一些患者即便接受了治疗,生活质量也较差。急性硬膜下血肿可怕如斯,不禁让人想起鸟山明一句话 “怪物?不,是魔鬼。”
《龙珠》《阿拉蕾》作者鸟山明的离世引发了人们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关注。这一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人们深感忧虑。何谓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为何引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何区别?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突然袭击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如同一记猝不及防的重击,摧毁着患者的生活乃至生命。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源于头部受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颅内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液在脑膜下内积聚。脑膜下是位于脑组织与硬脑膜之间的空间,而硬脑膜则是保护大脑和脊髓的坚固外壳。血液的积聚给大脑施加巨大压力,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严重将危及生命。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可能会突然显现诸如:剧烈的头痛、意识的改变、呕吐、瞳孔的异样、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象、诊断通常需进行头部CT或MRI扫描,以及其他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血肿的位置和程度。而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头部手术,或者药物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头部创伤、凝血异常疾病、脑萎缩、颅脑术后以及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破裂等。
与急性病例不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可能较为隐匿,表现为头痛、记忆问题、意识模糊、步态不稳等。由于症状隐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现可能较为困难,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和评估。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作为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的血肿进展率和复发率高达10%-30%。然而,随着来自中国研究者的MAGIC-MT研究在2024年世界卒中大会上的重磅发布,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迎来了新的可能!
MAGIC-MT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脑膜中动脉栓塞术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山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共同牵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和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刘建民教授担任共同主PI,联合国内31家中心,并历时3年完成,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评估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或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最大样本量RCT研究。
该研究辅助应用Onyx™液态栓塞系统栓塞脑膜中动脉,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显著降低了疾病的进展/复发率。这为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提供了高级别的治疗证据支持,开启了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新时代!
此外,同样应用Onyx™液态栓塞系统的EMBOLISE研究,以及与MAGIC-MT研究设计类似的STEM研究,也都展示出了相似的结果。
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严重后果。然而,对于患者和医生而言,这一疾病仍然是一个挑战。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脑部健康,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预防和诊断这些潜在的致命疾病。
鸣声幽幽已远
希望坚韧犹存
瞩目时刻 | Onyx™助力MAGIC-MT研究亮相世界卒中大会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