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严重的头部外伤,如颅中窝骨折时伤及海绵窦及其内的颈内动脉,出血可经蝶窦流至鼻腔,引起大量的甚至致死性鼻出血。WILLIS颅内覆膜支架可利用支架外的生物膜直接覆盖血管破口,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保证颈内动脉及静脉系统的通畅。
对于部分血管迂曲患者,WILLIS颅内覆膜支架难以输送到颅内病变部位的情况,可利用支撑性较好,通过性较强的中间导管采用“特洛伊木马”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本期“术”说卒中由潮州市人民医院的陈义章主任团队带来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破裂出血。
01
患者:20岁,男。
主诉:自己骑摩托车不慎摔倒受伤。
现病史:2023年9月24日患者于入院前2小时自己骑摩托车不慎摔倒受伤倒地。当即出现不省人事,右额部伤口流血不止,及口鼻腔获得性出血,大约1小时后患者逐渐清醒,醒后觉头晕头痛明显,右额部伤口疼痛,伴明显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量约200ml,非咖啡色物,伴烦躁不安。
入院查体情况:T:36.6℃;P:100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精神疲,双侧颞部可见片状挫擦伤,伤口污染,活动性出血,压痛明显,左侧颜面部至左额见大片状挫伤,伤口污染,渗血,压痛。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鼻梁无肿胀,鼻腔及左侧外耳道可见活动性淡红色血性液间断流出,口腔内可见血迹,双侧胸壁可见片状挫擦伤,渗血,压痛,四肢可见多处挫擦伤,局部渗血,压痛,四肢活动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诊断:
1.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双侧颞骨、中颅窝底骨折
3.多发肋骨骨折
4.左侧肩胛骨折
5.肺挫伤
6.多处裂伤
02
右侧颈内动脉DSA造影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破裂,颈外鼻腭动脉血管破裂。
左侧颈内动段,颈外动脉血管大小、形态、走向基本正常,未见异常血管影,毛细血管期及静脉期亦未见异常。
03
治疗策略
颈外鼻腭动脉破裂处使用弹簧圈或栓塞剂进行栓塞,颈内动脉破裂处用覆膜支架覆盖,封堵破裂口。
术中涉及器械
8F短鞘
8F导引导管
外周栓塞微导管
6F 115cm中间导管
黑泥鳅导丝
0.014inch 300cm微导丝
4.0mm*13mm、4.5mm*16mm WILLIS颅内覆膜支架
04
1
穿刺及通路建立:
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位,双侧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下2cm处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利用置换导丝置入8F导管鞘,随后建立通路。
弹簧圈栓塞颈外动脉破裂处:
用外周介入弹簧圈栓塞鼻腭动脉,达到止血目的。
2
支架到位:
顺导管鞘,在0.014inch 300cm微导丝导引下置入6F 115cm中间导管。工作路图下,将中间导管上行至颈内动脉破裂孔段。使用“特洛伊木马”技术(将中间导管头端在同轴技术下越过病变处到达病变远端,WILLIS颅内覆膜支架沿导丝在中间导管内输送,支架到达病变位置后回撤中间导管,辅助支架定位)将4.0mm*13mm WILLIS颅内覆膜支架沿导丝输送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破裂处。支架输送过程中顺利,整体通路系统稳定。
3
支架释放:
将压力泵加压至5 atm 30s后松懈球囊,支架释放后造影检查全脑血管DSA造影显示,仍有少量内漏,血流通畅。
4
第二枚支架释放:
将4.5mm*16mm WILLIS颅内覆膜支架沿导丝输送至渗血处,释放后造影检查DSA造影显示,渗血较前明显减少,血流通畅。
再次于右侧颈内动脉从远端至近端分别造影,以此检查是否有内漏存在,血管大小、形态、走向基本正常,未见异常血管影。
全脑血管造影,结束后拔除8F指引导管、中间导管,不中和肝素,拔除股动脉鞘,血管封合器封堵右股动脉穿刺口,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无菌敷料覆盖并用弹力胶布加压固定。
术后输血处理。未即刻抗血小板治疗。
稳定后持续口服氯吡格雷(75mg/d)和阿司匹林(100mg/d)6~12个月以上,单抗长期口服。
2023年12月1日随访,右侧血管通畅,无狭窄。
2023年12月1日随访,左侧血管通畅,无狭窄。
小结
在覆膜支架的应用过程中,支架可通过中间导管输送到达病变位置,可有效解决支架较硬在迂曲血管中不容易输送的问题,同时务必反复造影确认没有影响到病变前后正常分支血管。
治疗病变较长的病例,应反复确认Willis覆膜支架的释放位置,以覆盖破口,如有内漏情况发生,必要时可桥接多枚覆膜支架,但慎重选择第2枚或多枚覆膜支架植入,尤其是在迂曲病变动脉内桥接覆膜支架植入时需慎重;近端植入覆膜支架时,支架尺寸选择一般与前枚支架相同或略大,应避免复杂操作导致不良事件增加。

术者简介
陈义章
潮州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九届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三、第四届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血管疾病诊疗管理专委会委员
上海同同济医院医疗集团脑血管病介入联盟委员
潮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周志明
潮州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介入组组长
广东省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陈锐双
潮州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出血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潘熹明
潮州市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出血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学会脑血管病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