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5日发布 | 90阅读

哪些药物会导致帕金森病症状?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棘手问题:

哪些药物会导致帕金森病症状?

                       

锦囊如下:
刘锐医生: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是指因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包括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徐缓、体位反射丧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引起DIP的药物如下所示。

1.抗精神病类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引起的DIP发生率为4%~40%,氟哌啶醇的锥体外系反应(EPS)比氯丙嗪更多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及硫利达嗪(thioridazine)的EPS相对较少,因而临床上氯氮平特别适用于同时患有原发性PD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



2.降压药物

萝芙木类降压药物利血平及甲基多巴也可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由于这些药物已不被作为常规降压药物,由此致病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所减少。利血平是作用于轴突末端,将多巴胺由其神经元内的储藏小泡内释放出来,阻碍多巴胺储存,使多巴胺耗竭。


甲基多巴的化学结构与左旋多巴近似,在体内能与左旋多巴竞争,其代谢产物作为假性递质争占多巴胺的受体,降低多巴胺的浓度,导致该病发生。此外,抗高血压药二氮嗪等非利尿药亦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3.钙通道阻滞药

哌嗪衍生物和氟桂利嗪等钙通道阻滞药已广泛用于眩晕、偏头痛等的治疗。该类药物应用后会出现PD症状加重或诱发DIP。桂利嗪(脑益嗪)可诱发灵长类动物的帕金森样症状,其原因可能是该类药物通过突触前或突触后机制导致了抗DA作用,这一作用甚至在停药数个月后仍持续存在。


4.胃肠用药

胃肠动力药主要作用于消化道,然而也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突触后D2多巴胺受体,导致帕金森综合征。该类药物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多数又是长期服用,此外免不了要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由此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并不少见,尤以甲氧氯普胺为著。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甲氧氯普胺可阻断下丘脑的多巴胺受体,引起帕金森病样表现。


5.其他

临床研究发现,氯贝胆碱和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等拟胆碱药物可致DIP。

             

如果您觉得内容有帮助,点击关注和收藏,岂不美哉
提醒:
本文内容经供专业人士学习交流,不作为患者诊疗依据;
具体药物使用存在适应症、禁忌症及不良反应,需参考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