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丁云龙1,翟婷婷1
通讯作者:刘艳1,缪中荣2,钮佳丽1
作者单位:1靖江市人民医院,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Ding, Y., Zhai, T., Chen, R. et al.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registry study of RECO in 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 Sci Rep 14, 2196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52207-z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血管内治疗(EVT)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支架取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往的主要临床试验证明,支架取栓对大血管闭塞(LVO)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有效且安全的。
RECO是一款中国国产的颅内取栓支架,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在真实世界中应用AIS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研究采用单臂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设计,共在9个中心招募了268名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包括90天功能独立(mRS 0-2)、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穿刺到再通时间和症状发作到再通时间。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第一次尝试后和手术结束时的改良脑梗死溶栓评分(mTICI,为2b或3)以及9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
研究结果表明,RECO能够在49.6%的患者中实现一次成功的再通;手术结束时,96.6%的患者达到了mTICI 2b-3,97.4%的患者最终实现了成功的再通。在90天内,49.3%的患者实现了功能独立,全因死亡率为17.5%。此外,RECO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只有7.2%的患者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
本研究证明了RECO在AIS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再通率和良好的安全性,这为EVT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此外,本研究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案,有望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结果。
刘艳 主任医师
靖江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神经内科科主任兼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高级卒中中心医疗总监。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神经介入学组成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九届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成员,江苏省医学会泰州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泰州市“311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靖江市政府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靖江市百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靖江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尤其擅长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脑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颅内外支架成型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曾先后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科进修学习神经内科、神经介入。
主持及参与江苏省、泰州市课题多项,先后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泰州市卫健委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
缪中荣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兼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
世界卒中联合会(WSO)会员。
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国家神经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控制委员会介入治疗组组长。
北京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神经介入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