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8日发布 | 1716阅读

【中国声音】CT纹理分析在预测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保守治疗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江荣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达人收藏

第一作者:沙壮,吴迪,董世英

通讯作者:江荣才

其他作者:刘涛,吴晨瑞,吕传祥,刘明琪,姜维卫,袁江源,聂孟,高闯,刘风,张欣杰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REF: Sha, Z, Wu, D, Dong, S, et al. The valu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texture analysis in identifying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patients with a good response to polytherapy. Sci Rep. 2024; 14 (1): 3559. doi: 10.1038/s41598-024-53376-7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硬膜下间隙出血形成血肿,在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已有研究表明炎症在血肿包膜形成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起关键作用。我们前期研究证明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以促进CSDH患者的血肿吸收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然而,仍有一部分硬膜下血肿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不佳,症状不缓解或持续加重,进而转手术治疗。相关学者通过分析CSDH患者影像学结构特点、血肿密度及外周血相关指标来预测患者预后。我们为了找出影响CSDH患者预后的潜在因素,对前期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CT影像学特征及CT纹理参数进行分析,旨在为预测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接受保守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218例CSDH的患者,其中可获取完整资料患者141例。

研究方法


1. 收集CSDH患者的数据: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外伤;MGS-GCS评分;抗凝剂和/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头颅CT影像学特征、CT纹理参数。


2. 将141例CSDH患者数据分为训练集(81例)和验证集(60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血肿吸收良好组和血肿吸收不佳组。对训练集中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头颅CT影像学特征及CT纹理参数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


3. 使用验证集数据对训练集中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


1. 训练集中共纳入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81例,其中成功63例,失败18例;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头部外伤史、MGS-GCS评分、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是否使用抗凝剂和/或抗血小板药物等临床特征都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药物治疗吸收效率无关。而患者影像学特征(血肿体积、中线偏移、血肿密度与脑实质密度比值)及CT纹理参数(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最小值、像素分配直方图的信号最大值、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平均值、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标准差、异质性、峰度和熵值)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图1. 患者CT纹理参数数据的获取


表1. 训练集中,保守治疗的CSDH患者预后因素的单变量分析


2. 在训练集中,控制混杂因素影响后,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血肿密度与脑实质密度比值及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最小值、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标准差、CT像素异质性可作为预测CSDH患者保守治疗的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CSDH患者血肿密度与脑实质密度比值越接近100%(血肿密度略低于脑实质密度),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最小值越大,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标准差越小以及CT像素异质性越小,则CSDH患者血肿吸收效率越高。


表2. 训练集中,保守治疗的CSDH患者预后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表3. 训练集中,保守疗法的CSDH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3.  验证集中共纳入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成功50例,失败10例。使用训练集中筛选出的四种独立预后因素对验证集中的患者预后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CSDH患者血肿密度与脑实质密度比值、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最小值、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标准差以及CT像素异质性预测患者预后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该结果进一步证实这四种因素可对CSDH保守治疗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表4. 验证集中,独立预后因素预测CSDH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本研究表明,CSDH患者血肿密度略低于脑实质,保守治疗效果较好。此外,CT纹理参数(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最小值、CT像素分布直方图的信号标准差以及异质性)同样可以预测CSDH保守治疗患者的预后。CSDH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前,我们可以通过这四种指标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提前区分出对保守治疗敏感的患者,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通讯作者简介


江荣才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海河医学学者

  • 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科副主任,NICU主任

  • 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重症分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兼脑创伤学组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学创新与转化分会会长

  • 2018年“十大原创研究领衔者”

  • 2019年“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 2022年“十大医学人文影响力专家”

  • 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

  •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信作者发表SCI论著69篇,他引3700次,H指数35,i10指数72

  • 是他汀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主要发明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