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5日发布 | 2462阅读

【长帆济海 深蓝“首”护】2023年长海神外十大疑难胶质瘤手术

陈菊祥

上海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编者按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在我国的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生存率仅为5~8%,比号称“癌王”的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8~11%)还要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的一致意见,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并且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地安全切除。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切除肿瘤,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但是,作为一种弥漫性生长的恶性肿瘤,脑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就决定了在手术切除过程,保护正常脑组织是非常大的挑战。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陈菊祥主任团队,长期致力于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2016年,陈菊祥教授领衔的“脑胶质瘤恶性生物特性和系统诊治研究”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从胶质瘤高危易感人群基因特征、生物代谢异常活化机制、精准手术策略、个体化辅助治疗及复发后诊治五大方面入手,建立了系统性、规范化、个体化、综合诊疗体系,并对胶质瘤恶性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胶质瘤精准干预的思路。2018年,陈菊祥主任进一步提出科学问题,“为什么即便胶质瘤手术全切除却始终原位复发?”接着联合国内多个重点实验室,先后在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上发表了胶质瘤领域的重量级研究论文。此外,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多次全国神经外科手术大赛中,陈菊祥主任斩获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全国手术大赛”冠军金奖和“中国脑胶质瘤手术大赛”一等奖


本期文章中,海军军医大学陈菊祥主任团队总结并分享了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23年十大疑难胶质瘤的手术病例。这些病例,既涵盖了丘脑、基底节等功能区的病变,也包括多发性胶质瘤及合并癫痫的胶质瘤,更涉及脑干胶质瘤,个个复杂、种种挑战、步步惊心。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长海神外陈菊祥主任团队在面对疑难病例时极其专业的决策和处理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积极心态、高超技能和责任担当。文末展示的上海长海医院脑胶质瘤诊治的管理理念,强调以慢病管理为目标,这一全过程管理更是该团队术者技艺和医者精神的进一步延伸。

欢迎各位同道观看,分享和评论。

脑医汇-神外资讯编辑部





扫描/点击二维码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


陈菊祥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行政主任、书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哈佛大学麻省总院博士后。


199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2003年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卢亦成教授。2012~201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在哈佛大学麻省总院、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及Karolinska Institute等国际著名神经外科学习。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军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曙光学者、浦江人才、青年科技启明星及追踪人才、银蛇奖等。荣立三等功2次,上海市卫生局行政记大功1次。2021年获评“人民好医生”。2018年获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手术大赛冠军和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手术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评平安“中国好医生”。


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军队后勤科技装备评价专家库成员,海军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常委、颅底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临床与基础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和上海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担任《Neuro-Oncology》等7本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从事医疗教育科研工作28年。年均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约400台左右。专业方向为颅脑创伤和神经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颅脑战、训创伤的临床综合救治;擅长以微创技术切除复杂颅底肿瘤、脑干肿瘤和颅颈交界处肿瘤等高风险手术;擅长脑胶质瘤系统性、个体化综合治疗。主持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上海市组织部、科委基金和卫健委人才基金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1)、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2012-2)、中华医学科技奖(2010-1)和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2010-1)、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2)等多项成果;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PNAS、Advanced Science、EbioMedicine等发表64篇SCI论文(总IF 284.04分);被《Science》《Nature》等他引1600余次。


每周专家、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上午、下午(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入选的人才计划及荣誉:

  • 2023年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2021年 全军高层次人才创新工程-学科拔尖人才

  • 2021年 人民网(人民日报社)“人民好医生”青年典范

  • 2020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2019年 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二类岗位津贴(2017-2020)

  • 2018年 中国医师协会全国神经外科手术比赛“栋梁组”冠军金奖

  • 2018年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脑胶质瘤手术大赛一等奖

  • 2016年 入选全军高层次人才创新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 2015年 上海领军人才

  • 2014年 上海浦江人才

  • 2013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

  • 2012年 上海曙光学者

  • 2011年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 2010年 上海市科技英才提名奖

  • 2009年 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追踪人才

  • 2008年 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

  • 2007年 荣立三等功1次

  • 2007年 上海卫生系统青年最高荣誉奖银蛇奖 卫生局行政记大功1次 先进工作者

  • 2005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全军优博、上海市优博

  • 2005年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 2004年 上海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