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3D外视镜技术的引入改善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体验与舒适度,展现了良好的教学优势,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治疗工具。
术者简介
张宏伟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垂体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副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副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分会 委员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识别二维码,前往张宏伟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团队介绍
三博颅底神经外科以手术方法治疗各类颅底及颅脑肿瘤,主要有各种类型的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瘤等。按部位分为颈静脉孔区肿瘤、岩斜区肿瘤、桥小脑脚区肿瘤、海绵窦肿瘤及颅内外沟通性肿瘤。上世纪90年代于春江教授组建了国内第一个颅底解剖实验室,对难度极大的岩斜区脑膜瘤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临床研究,在三博脑科的临床实践中,又对岩斜脑膜瘤的手术入路进行探索总结,应用颞下经岩嵴入路、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广泛侵袭的岩斜脑膜瘤,使该入路的微创化程度显著提高。
于春江教授还率先在国内开展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听神经瘤,使听神经瘤手术质量有了质的飞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得以显著提升,三博脑科开展的基于电生理监测技术下保护面神经、蜗神经的听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功能保留率96%以上,目前已完成听神经瘤手术1,000余例。近些年,张宏伟教授又在原颅底显微外科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复杂颅底肿瘤,应用内镜技术或内镜与显微镜双镜联合技术治疗了大批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博脑科医院颅底外科另外一大技术优势是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从早期于春江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垂体瘤手术中残存垂体功能保护的概念,到张宏伟教授应用内镜与显微镜双镜技术对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切除,死亡及致残率下降至5%以内,展现了三博颅底外科良好的技术传承和发展。
学科带头人:于春江教授 张宏伟教授 张明山主任。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