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卒中大会(ISC2024)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盛大开幕。为及时了解国际卒中领域学术前沿动态,提升我国卒中治疗水平,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4进行时》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组成解读团队,为您深度解读ISC2024最新动态和亮点。本篇撰稿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永鑫主治医师,审稿专家: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永巍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颖影教授,欢迎神介同道阅读、交流、分享!
血管内治疗的灰色适应症——影像评估和病人选择

观点一
多个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CTP能帮助够更快的识别MeVO,而改良CTA对于非专业的放射科医生来说,尤其是临床医生判读的时候会造成MeVO的漏诊;尽管时间窗内应用CTP帮助筛选溶栓病人并未获得阳性结果,但是在目前证据下,对于超过4.5h溶栓时间窗的病人进行溶栓探索时,仍必须使用CTP进行评估;血管内治疗对于MeVO的风险获益比目前仍未可知,尤其是对于CTP评估没有缺血半暗带的患者;因此,CTP对于中等血管闭塞(MeVO)的识别非常有必要。
CTP相较于单纯改良CTA,使用的造影剂的剂量并未增加,只是增加了20s扫描时间,并且在1-5分钟内的后处理时间内就可以获得一张非常直观的伪彩图,为什么不做CTP呢?
观点二
观点一
基底动脉闭塞占颅内大血管闭塞的5-15%,尽管其并不常见,但却造成了极差的临床预后。2020年发表的两个研究都未证明血管内治疗对于基底动脉闭塞的优效性,随后,2022年的来自中国的两项研究却取得了戏剧性的反转,同时证明了血管内治疗相较于药物治疗对于基底动脉闭塞的优效性。前后对比这些研究,为什么会获得不同的结论?取栓器械并未明显改进,明显改进是基底动脉闭塞的术前影像评估:BASICS和BEST研究都采用NCCT和CTA作为评估手段,而ATTENTION和BAOCHE都采用了PC-aspect评分和CTA作为评估手段。这就提示高级影像学检查对于基底动脉闭塞非常有必要。

首先CTA或者MRA非常有必要的,血管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PC-aspect评分也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后颅窝骨质的影响,其准确性并不一定可靠,不同医生评分的一致性也值得商榷。
MRI DWI序列更加清晰和准确,尤其在以下这个例子中显示的更加明显:这是一个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NCCT,在右侧小脑半球可以看到明显的低密度,但是同时做的MRI DWI序列却显示了完全不同的核心梗死部位。MRI DWI序列的优点很明显,但是在大多数中心急诊MRI并不是常规检查。


观点二
既然目前血管内治疗对于基底动脉闭塞的获益已经没有争论,那就没必要再去用高级影像学工具去筛选病人,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扩大血管内治疗的适应症,而不是通过高级影像学工具去缩小血管内治疗的适应症。
已经获得阳性结果的临床研究也并没有采用例如CTP、MRI这样的高级影像学工具去筛选病人。
没有多少帮助的时间浪费,对于临床预后来说是有害的。
观点一

观点二

解读
张永鑫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主治医师,博士,讲师,OCIN影像核心实验室秘书长
主研方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表SCI论文18篇,代表性论著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
审稿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缺血性卒中规范化诊治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神经外科质控神经介入组成员
上海市神经介入医师专委会委员
上海卒中学会血管内介入治疗分会秘书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专委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会秘书
擅长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
领衔专家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博导
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战创伤中心主任
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
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会长
OCIN主席;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执委;2011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主席;2016/2021 WLNC主席;东亚神经介入大会(EACoN)主席
脑医汇-神介资讯主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