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随着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那么值此流感高发期,肿瘤患者应该如何应对?一起来看看吧~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疫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
甲流常发生在冬春季,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等。
甲流与普通感冒、新冠有一些相似的症状,但也有一些区别,具体可参考下表:
注:“★”越多,说明三者比较而言,临床更常见或临床症状更严重,因疾病个体差异明显,上述症状可能因人而异。
甲流感染无并发症者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并发症中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
感染流感后大部分患者都是轻症病例,但对免疫力低下、年龄较大或有严重基础病的肿瘤患者而言,并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可能会引起“白肺”。并发肺炎的表现大都为咳嗽、咳痰持续不好转,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因此肿瘤患者更需警惕重症可能。
如果肿瘤患者感染甲流,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一般情况下,患者可在家休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时密切观察身体状态,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患者抗肿瘤治疗期间感染甲流,如果症状较轻、病情稳定,那么一般不影响抗肿瘤治疗。如果出现高热、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则需暂停抗肿瘤治疗,待甲流感染受到控制后,再继续抗肿瘤治疗。




与健康人群相比,肿瘤患者因肿瘤自身疾病或接受抗肿瘤治疗的影响,导致免疫力下降,更是流感易感人群,严重者可因感染而威胁生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的最佳方法。
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或肿瘤病情相对稳定者,可接种流感疫苗。如肿瘤复发、进展者,化疗或免疫治疗中,接种流感疫苗可能会造成免疫无应答或免疫应答过于强烈。因此如上情况,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同时勤洗手,避免“病从手入”。比如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接触过唾液、分泌物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都立刻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建议采用“7步洗手法”来清洁双手。
由于肿瘤的消耗以及抗肿瘤治疗,机体免疫系统进一步遭受破坏,极易受到感染,因此在饮食方面,尽量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保证营养充足;同时补充新鲜果蔬,如西兰花、莴苣、苹果、梨等,达到膳食平衡;饮食以清淡、营养为宜,不过食、偏食。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规律作息并充分保证睡眠时长,每天至少达到7至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文章来源公众号“湖州市中心医院”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肿瘤相关问题,欢迎后台留言或添加脑医咨询助手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