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摘要
手术方案
术前影像
图1. MRI:左侧丘脑不规则占位破入侧脑室,大小约60x35x48mm,T1T2混杂信号,不均匀强化,脑室轻度扩张,中线右偏0.8cm
图2. CHO显著升高,NAA减低,CHO/Cr>2,考虑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图3. Brainlab导航下重建肿瘤和锥体束,显示肿瘤对锥体束产生了明显向前的推挤。
手术步骤
术中结合导航系统和黄荧光应用
图4. 通过手柄远程控制导航来调整镜下导航视野,术中肿瘤轮廓及导航影像投射到显微镜目镜中;YELLOW 560黄荧光辅助下确定病变位置,并进行更精准的肿瘤切除。
手术视频


术后复查影像
手术小结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1. 应用DT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进行术前传导束的导航,明确传导束的走形,可以更好的选择将要牺牲的大脑皮层,从而更好的保护患者功能。
2. 因为术区的前方是丘脑,镜下明确看到肿瘤后,通过YELLOW 560黄荧光指导下,可以清晰的看到肿瘤的边界,区分正常于异常组织结构,使得术中切除更加精准,并在在尽可能切除肿瘤同时,保护正常脑组织。
3. 术后复查头MRI可明确肿瘤完整切除,患者神经功能保存完好。
专家简介
朴浩哲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神经外科主任,二级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担任辽宁省胶质瘤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神经胶质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现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卫健委重大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经费近1850余万元。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63余篇,SCI收录43篇,合计影响因子(IF)近190分
研究成果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现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3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14人。
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整合肿瘤学》、《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及基因检测实验技术图解》等专著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5年,始终致力于神经系统肿瘤的诊疗工作。朴浩哲教授在脑胶质瘤、脑转移癌及淋巴瘤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于国内率先提出针对颅脑恶性肿瘤诊疗的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的理念,使颅脑恶性肿瘤患者能够获得个体化综合诊疗方案。朴浩哲教授尤其擅长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颅底及鞍区病变切除术,开展了东北地区第一例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手术。近年来开展了脑干肿瘤、三脑室、四脑室肿瘤及巨大颅底肿瘤等一系列高难度外科手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