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王文佳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侧支循环状况对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通效果的影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Vivek Yedavalli探讨了AIS-LVO患者侧支循环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于2023年11月在线发表在《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Vivek Yedavalli, et al. Stroke Vasc Interv Neurol. 2023;0:e001141. doi: 10.1161/SVIN.123.001141】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中,机械取栓(MT)实现良好再通(mTICI 2c/3级)与更佳预后相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Vivek Yedavalli探讨了AIS-LVO患者侧支循环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于2023年11月在线发表在《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上。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包括接受MT且实现mTICI 2b/2c/3再通的AIS-LVO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术前的临床、影像学和介入治疗参数之间的关系。
从2019年5月11日至2022年10月9日,149名患者被纳入研究(表1)。再通良好组中,糖尿病患病率显著较低(22.7% vs 41.0%;P=0.028),既往卒中的发生率也显著较低(16.4% vs 38.5%;P=0.004),入院时NIHSS评分也显著较低。
表1. 比较再通达到mTICI 2b与2c/3的基线资料。
影像学资料显示,再通良好组中rCBF减少程度较轻,rCBF<30%和rCBF<38%的体积显著较低。CBV指数的优化阈值具有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0.7。治疗与预后方面,再通良好组的再通次数更少,直接抽吸MT比率较高,术后出血转化率较低,出院时NIHSS评分也显著较低,见表2。
表2. 比较再通达到mTICI 2b与2c/3的影像学资料。
再通良好较再通不良的患者,其再通次数较少,直接抽吸MT比率较高(65.4% vs 35.9%;P=0.005),联合抽吸和支架取栓的比率较低(29.1% vs 56.4%;P=0.005),从股动脉穿刺到再通的时间(分钟)较短(中位32分钟 vs 48分钟;P=0.002)。随访影像学上,再通良好组的术后出血转化显著较低(38.2% vs 61.5%;P=0.0116)。再通良好组的患者出院时中位NIHSS评分也显著较低(4 vs 8;P=0.0092;表3)。
表3. 比较再通达到mTICI 2b与2c/3的治疗与预后。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低入院NIHSS评分、无糖尿病和既往卒中史、较低的rCBF体积、高CBV指数以及机械取栓(MT)均与良好再通显著相关。这些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值表明了它们对良好再通的预测能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低入院NIHSS评分、无糖尿病和既往卒中史、MT以及高CBV指数是良好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综合这些因素构建的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展现出优良的诊断性能。
表4. 采用显著未校正(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校正(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再通达到mTICI 2b与2c/3的预后。
图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CBV指数(0.7)、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既往卒中史和MT作为mTICI 2c/3与2b预后的单因素和联合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的曲线下面积。
该研究结果表明,术前CBV指数≥0.7、无糖尿病和既往卒中史,以及接受MT治疗,均与AIS-LVO患者良好再通独立相关。
这项研究深化了我们对于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通治疗的认识,特别是在侧支循环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其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王文佳 医师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