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邵将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LVIS和LVIS Jr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LEPI多中心队列研究的最终结果》,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法国利摩日大学利摩日医院神经放射科G. Forestier等研究者对LVIS/LVIS Jr在真实世界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于2023年10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Forestier G, et al. J Neuroradio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7, 2023. doi:10.1016/j.neurad.2023.10.007】
低剖面可视腔内支撑装置(Low profile visualized intraluminal support,LVIS)/LVIS Jr是一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自膨编织支架。法国利摩日大学利摩日医院神经放射科G. Forestier等研究者对LVIS/LVIS Jr在真实世界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于2023年10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上。
本项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纳入了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LVIS支架治疗的未破裂、破裂和再通颅内动脉瘤患者。主要终点是在12个月随访(follow-up,FU)时评估的累积发病率和死亡率(cumul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CMMR)。
基于意向治疗,共纳入130名患者(62.3%为女性,平均年龄55.9±11.4)。4例(3.1%)有2个动脉瘤;共治疗动脉瘤134个。动脉瘤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41/134;30.6%)和前交通动脉(31/134;23.1%)。与手术(procedure)和装置(device)相关的1年CMMR为4.6%(6/130),总死亡率为1.5%(2/130),这些死亡判定为与手术和装置无关。所有动脉瘤(134/134,100%)均使用LVIS支架和其他装置成功治疗。在术后16.8个月的平均FU下,112个动脉瘤(92.6%)实现了完全/几乎完全闭塞(complete/nearly complete occlusion),只有3名患者(2.5%)需要对动脉瘤进行再治疗(retreatment)。
表1. 纳入患者基线特征。
表2. 血管内手术相关数据。
图1. 随访中mRS评分结果。
表3. 动脉瘤闭塞率。
本研究提供的证据证明LVIS/LVIS Jr装置在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方面安全有效,随访时充分闭塞率非常高。这些血管造影结果随时间推移保持稳定,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

关注LVIS Jr支架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邵将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贺迎坤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