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男性,58岁,既往房颤,"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失动3小时"转入院。
查体: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意识模糊,双眼向左侧凝视,口角歪斜。
评估:
1.NiHSS评分16分,时间窗3小时。
2.凝视。
3.房颤。
4.患者58岁,相对年轻,无高血压,无糖尿病。
心源性血栓可能性大。
发病2小时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左侧内囊区域急性脑梗塞
大脑中动脉上干、下干区域浅淡急性脑梗塞病灶。
脑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正常。
左侧颈内动脉脉C4、C5段血管迂曲成环。M1起始部以远未显影,有部分细疏血流,考虑ICAS病变、心源性栓塞?
微造影显示左侧M1图片
8Fguiding支撑6F中间导管"裸奔"到达C5段眼动脉段后不能继续前行,考虑因血管迂曲。
微导丝塑形十微导管通过C5段迂曲到达M2段,中间导管还是不能通过C5迂曲。撤出微导丝,回抽微导管撤出体外。
考虑到右侧颈内末向左侧供血,前交通未开放,中间导管在c5~c6已阻断血流,中间导管尾端滴血停止,"踹马桶"抽吸后中间导管后有滴血,检查抽吸血液有0.5mm黯红色血栓,可能已开通。
中间导管已奔向M1段,向前推进至M1中远端,抽吸出约0.3mm黄白色斑块,继续抽吸未见明确血栓,回撤中间导管至颈内C2段少量冒烟,显示血管通畅,M1中段中度狭窄,远端血管显影清晰,未见明显逃逸。
推注替罗非班20mL(规格12.5g/250mL),再次微造影血管通畅,远端血管显影清晰。结束手术。
血流通畅
取出的血栓韧性较大
患者无高血压,术后下肢力2级,上肢0级,问答能配合伸舌、张口,但不能言语。给予甘露醇、3%氯化钠100mL、依达拉奉、吡拉西坦脱水、脑保护。
术后8小时复查CT,左侧基底节区略有水肿,皮层段脑沟回清晰。继续脱水脑保护、利伐沙班,阿托伐他汀抗斑,抗凝治疗。
1.介入取栓术中尽量减少不必要造影,减少造影剂用量,对减轻术后脑灌注损伤很有必要。
2.大简至简,抽吸能解决不部分血栓闭塞,充分应用"踹马桶"技术既解决问题,又节省材料费用,"快、好、省"。
3.取栓必有逃逸,部分小栓子仅为"血沫",一次抽吸再通不能急于造影,再次抽吸清理残余血栓很重要。
4、术中微造影、微冒烟减少栓子推向远端逃逸的可能。
5.全程尽量减少滴注用量、减少造影剂用量,最大限度减轻脑灌注和血脑屏障的损害。术后脑肿帐不会增加,良好预后会提高。

作者简介
赵宝元 主任医师
武威市中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武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甘肃省陇原人才,武威市中医院脑血管介入团队学科带头人,武威市脑血管介入与卒中早期康复创新工作班组组长。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曾在兰大二院进修神经内科和急诊,中国人民解放第940医院神经内科高级卒中中心、陆军军医大附属新桥医院高级卒中与介入中心学习脑血管介入。 任武威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威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中西医结合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神经内科学会常务委员、甘肃省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开展脑出血微创锥颅引流近500余例,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500余例,开展急性脑梗塞血管内机械取栓,动、静脉桥接、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支架成形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