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FD)是一种具有血流导向作用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支架,不同于以往的动脉瘤瘤体内填塞,血流导向装置(FD)是通过改变载瘤动脉内的血流方向以减少或减弱动脉瘤内的血流冲击,达到动脉瘤瘤体内血液滞留和血栓形成的目的,最终在FD表面和动脉瘤瘤颈处形成新生内皮细胞,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载瘤动脉的重建,并降低了动脉瘤复发再通的风险。
本病例由平湖市中医院的陈志伟教授将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应用于患者左侧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对于载瘤动脉进行重建,改善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

患者:女性, 76岁。
主诉:“左侧口眼歪斜4天”,2023.12.3 门诊收住入院。
现病史:患者近4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口角歪斜,左眼闭合不全,患者未予以重视,症状无好转,今日至我院门诊就诊,完善检查,并收住入院。此次以口眼歪斜为主症。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降压药;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房早,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病史;神志清楚,Hunt-Hess分级1级,四肢运动自如;有子宫肌瘤手术史;近一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平时感头晕,胸闷气促不适,具体不详。
入院查体:
体温 37.2℃,脉搏 72次/分,呼吸 18次/分,血压 156/81mmHg。
神志清,精神可,步入病房,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双眼球运动正常,未见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左眼裂增宽,左眼闭合困难。
左侧鼻唇沟变浅,左口角下垂,左口角鼓腮漏气,伸舌居中,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
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充盈,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指鼻稳准,轮替试验阴性,跟膝胫试验阴性,闭目难立试验阴性,深、浅感觉未见异常。
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舌淡红,苔白,脉滑。
辅助检查:2023.12.3本院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灶,两侧侧脑室旁、额叶皮层下缺血灶,老年脑。血常规、电解质正常。



方案: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
时间:2023年12月12日14时05分。

6F 巴泰长鞘
5F 125 通桥远端通路导管
0.014" 200 微导丝
XT-27 微导管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5*30mm

➢ 后循环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
➢左颈内动脉(患侧)
➢左侧旋转造影

支架微导管塑形后,在微导丝的引导下放置于大脑中M2下干,置入女娲血流导向装置 4.5*30mm。
释放支架头端,远端锚定脉络膜前动脉近心端1mm位置,造影见支架远端释放准确,贴壁良好,脉络膜前动脉显影良好,未受影响。
缓慢采用推挤方式将支架释放。
支架成功释放后造影显示“两动脉瘤瘤颈支架覆盖贴壁良好,动脉瘤造影剂滞留,左侧颈内动脉通畅”,分别再次性标准正位侧位造影,左侧颈内动脉及分支血管显影良好,无血栓。


术中快速CT扫描见颅内未见出血,支架贴壁良好,撤除导管,雅培缝合器缝合后压迫止血器压迫股动脉无出血,术毕。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满意,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回ICU继续治疗。

1、本病例为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其中C7段动脉瘤为梭形扩张,传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难以操作且不易治愈。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操作简便,术中释放顺利,30%-35%的金属覆盖率起到显著的血流导向作,有利于管腔重建,提高治愈率。
2、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输送系统的释放-回收段显影设计,术中可准确快速指示出释放-可回收区域,区间显影设计极大地方便了术中的操作,有助于支架的成功释放。
3、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具有较好的柔顺性,释放于迂曲的血管中,可以很好地顺应血管形态,术中打开顺畅,贴壁良好,径向支撑力适中,推挤过程也不易折弯变形。支架整体显影设计,透视效果优异,术中很容易观察支架的打开、走形及贴壁情况。
术者简介

副主任医师,平湖市中医院外科综合病房主任兼脑外科主任,毕业辽宁医学院。
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手术和开颅手术,擅长颅脑创伤的外科手术、脑出血3D打印技术微创手术、脑出血的神经内镜手术、神经介入手术、急性脑梗塞的机械取栓手术。
产品介绍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