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布 | 1157阅读

颅内感染抗菌药物选择

韩征宇

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17神经内科韩征宇医生



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治疗相对困难
① 大脑是免疫豁免的部位,正常情况下脑实质或脑脊液( CSF)中没有白细胞 
② 血-脑屏障( BBB)大大降低了抗菌药物向 CNS 弥散

颅内感染抗菌药物选择

一 抗菌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强度分为三类

(1)无论脑膜是否有炎症,均易透过血-脑屏障,如磺胺类、利奈唑胺、硝唑类、氟康唑、氟胞嘧啶、异烟肼、吡嗪酰胺、部分喹诺酮、齐多夫定、阿昔洛韦类等。

(2)脑膜炎症时,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增加并产生明显的抗菌效果,如青霉素、头孢呋辛、第三四五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3)即使炎性脑膜,药物仍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如多数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除头孢呋辛)、替考拉宁、多数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

抗菌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一 青霉素类


1. 青霉素类大部分对正常脑脊液的透过性差,炎性脑脊液的透过性提高,在治疗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可用于治疗脑膜炎奈瑟菌。

2. 氨苄西林可治疗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流感嗜血杆菌。

3. 苯唑西林可治疗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


二 头孢菌素/头霉素类

• 头孢菌素同青霉素一样对正常血脑屏障透过性差,三代和四代头孢能透过炎性脑脊液。

• 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用于治疗肺炎链球菌、产酶流血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

• 头孢他啶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中枢感染。


1. 二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呋辛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好,是唯一一个可以达到最低抑菌浓度(MIC)的药物。

2. 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血-脑屏障透过率为5%~15%。头孢他啶难以透过正常的血-脑屏障,只有当脑膜受损时,血-脑屏障透过率才能达到17%~30%。

3. 四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吡肟可通过炎性脑膜,在无炎症时其血脑屏障透过率为10%~15%。

4. 五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洛林酯在无炎症时其血-脑屏障透过率为3%,有炎症时可以达到14%~15%。


三 碳青霉烯类

1. 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耐药,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2. 亚胺培南增加痫性发作的风险,不应用于CNS感染。

3. 美罗培南对炎性脑膜的透过性好,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严重需氧和厌氧混合的中枢感染。


四 抗MRSA抗生素

1. 万古霉素不能迅速穿过正常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但在脑膜炎症时,万古霉素血-脑屏障透过率可以成倍增加,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2. 因万古霉素血-脑屏障透过率较低,因此如果致病菌对其他药物敏感(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不推荐应用万古霉素。

3. 对其他药物耐药时,应用万古霉素也常联合用药

• 可与头孢曲松联合治疗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枢感染

• 与磷霉素联合治疗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中枢感染。


五 喹诺酮类

1. 在脑膜出现炎症时,喹诺酮类药物的血-脑屏障透过率可以超过70%。

2. 莫西沙星可用于治疗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枢感染

3. 环丙沙星加氨基糖苷类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

4. 但喹诺酮类药物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需谨慎用于治疗中枢感染。


六 抗结核类

1. 异烟肼易于透过血-脑屏障(90%~95%),且具有杀菌作用,因此是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基础。

2. 吡嗪酰胺口服易吸收,易透过血-脑屏障(95%~100%),可显著缩短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时间。

3. 利福平血-脑屏障透过率不高(5%~25%),但大剂量利福平可以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

4. 在没有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的前提下,乙胺丁醇的通透率较低。


七 硝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正常脑膜有很好的穿透性,炎性脑膜时脑脊液浓度为血药浓度的90%,可联合其他药用于脑脓肿的治疗。

抗生素作用机理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