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布 | 654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李文帅教授:远端分支闭塞治疗需要适可而止

李文帅

菏泽市立医院

达人收藏

远端血管取栓的积极开通与适可而止
并不矛盾

本期为大家特别分享:菏泽市立医院李文帅教授的精彩会议内容《远端分支闭塞治疗需要适可而止》,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本文为方便读者阅读,仅做简要整理

文末附会议链接,完整学习请以视频为主


会议内容

一.中、远端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1、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已经被证实对于近端大血管闭塞 (PLVOs)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有效性。

2、远、中端血管闭塞 (MDLVOs)引起20-40%的AIS,随着材料的进步,对于MDLVOs引起的AIS,EVT具有很大潜力。

3、远、中端血管定义仍未明确:一般包括ACA、M2-4、PCA、SCA、AICA、PICA。

4、临床研究显示:更小的、更容易到位的取栓支架或血栓抽吸装置对MDLVOs是安全的。


二. 2019年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

M2、M3、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闭塞的患者,发病6h内(股动脉穿刺)进行可回收支架机械取栓可能时合理的,(推荐等级: Ⅱb)。


三.中、远端血管闭塞的类型

1、原发的远端血管闭塞:临床症状进展加重或稳定,与影像学符合;

2、近端血管闭塞手术过程中发生的远端血管闭塞:依据术中所见;

3、近端大血管闭塞因血栓移位,术中时表现为远端血管闭塞: 临床症状与影像学不符合。


TOPMOST研究(国际、回顾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机械取栓治疗原发性后循环DMVO (P2或P3段闭塞) 与标准药物相比的研究

1、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美国、亚洲、欧洲共23家综合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或标准药物治疗脑后动脉远端(P2或P3段)闭塞患者。243例患者,其中143例(58.8%)接受了机械取栓术,100例(41.2%)接受标准药物治疗。

2、在机械取栓术队列中神经功能改善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和成功的首次再通效应是达到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因素。

3、机械取栓治疗原发性后循环DMVO(P2或P3段闭塞)安全、且在技术上可行;入院NIHSS评分较高(≥10分)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是有效的。


CASE 01

病史简介 1


主诉: 50岁,女性,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8小时

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0级,NIHSS:7分。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3年。



CASE 02

病史简介 2


主诉: 52岁,女性,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4小时

查体: 神志清,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 对光反射存在,右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2级,NIHSS:8分。

既往史: 房颤病史3年。



CASE 03

病史简介 3


主诉: 56岁,男性,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7小时

查体:神志清,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肌力0级,NIHSS:10分。

既往史: 房颤病史3年。



CASE 04

病史简介 4


主诉: 71岁,男性,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4.5小时(院外溶栓后转入)

查体: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右侧凝视,右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2级。NIHSS:17分。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



CASE 05

病史简介 5


主诉: 73岁,女性,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1小时

查体: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左侧凝视,言语不能,右侧肢体肌力0级。NIHSS:14分。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病史2年


总结

1、原发的远端血管闭塞,较高的NIHSS评分且具有较大的缺血半暗带,合适的器械,应积极开通。


2、远端血管闭塞多是检塞事件,栓子随时可能发生动态变化,术前NIHSS评分高,可能是大血管闭塞且侧枝代偿差,已经形成较大的核心梗死,因栓子远端移位术中表现为远端血管闭塞,此时尽管开通满意,但术后过度灌注损伤、脑出血风险比较高,临床预后并不满意,此时应适可而止。


3、术中栓子逃逸至远端血管,大支架或较硬的支架取栓对血管牵拉移位出血率高,器械不全或经济困难要适可而止。


4、不同的血管闭塞部位,NIHSS评分的高低等等因素,究竟哪些适合手术治疗,目前仍缺少权威的研究结果,因此远端血管闭塞均积极开通可能是不合理的。


5、远端血管取栓的积极开通与适可而止并不矛盾,需要根据术前、术中的影像学结果以及与术前NIHSS评分匹配程度、取栓器械是否合适等综合判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最大获益。

会议视频: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