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单位之一,正在积极开展“国家-区域-地方”远程会诊指导,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神经肿瘤的诊疗能力,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正在开展多中心疑难病例会诊活动,为神经肿瘤诊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远程MDT会诊指导,脑医汇-神外资讯有幸参与其中并提供技术与媒体支持。全国广大医院中心如有神经肿瘤疑难病例,欢迎整理并提交相关病例,与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专家成员共同连线探讨。(病例提交流程详情可咨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秘书陈燕老师:13681949466)
2023年12月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肿瘤MDT团队牵头的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病理会诊于线上召开。病例提供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会诊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肿瘤放射诊疗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例1
病例来源:
湖州市中心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13岁,2017年7月起病,因头部外伤头痛,行颅脑CT示占位病变;2017年8月于北京某医院行开颅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胶质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WHO II级);2017年10月于北京火箭军总医院行伽马刀治疗;此后每年定期复诊,至2021年未见复发;2022年7月突发头痛呕吐,完善CT和MR考虑复发,于湖州市中心医院全麻下行顶枕部开颅复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Ki-67(约30%),IDH野生型,MGMT(+);2022年8月同步放化疗(6MV-VMAT照射PTVQ54Gy/27f,放疗26次,替莫唑胺100mg/日);2023年7月复查头颅MRI示肿瘤再次复发,拒绝手术后行“量子治疗”及口服替莫唑胺;2023年10月意识下降,嗜睡状态,于浙二医院行Ommaya囊植入术,鞘内注射化疗药物;2023年11月收治湖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5次放疗及免疫治疗;2023年12月再次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地塞米松。
查体:
神志浅昏迷;GCS评分E1 V2 M5;鼻饲流食;双侧瞳孔3mm,对光反射迟钝。
免疫组化结果:
GFAP(+),P53(+约5%),CD34(-),Ki-67(约30%),IDH(-),EGFR(-),S-100(+),STAT6(-)。
基因检测:
ATXR突变,EGFR扩增,IDH1野生型,TERT未突变,Chrlp/19q未发生缺失,MGMT阳性。
诊断: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MDT讨论:
建议该患者补充BRAF的qpcr检测和CDKN2A/B的FISH检测,以明确其是否突变,如果存在突变,可采取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药物治疗,如果没有突变,可以采用贝伐单抗缓解肿瘤张力;观察患者药物反应情况,后续若持续存在三脑室未打通的情况,不建议做外引流,可改为内引流以规避感染风险。
病例2
病例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既往史:
乙肝病史2年余;发现高血压1年余,血液控制可,平素用药不规律。
现病史:
患者男性,68岁,诉无明显诱因头晕6年余,无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发热等不适,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未发现明显病变;近1年头晕加重,伴视物模糊、听力下降、行走不稳;此次影像学检查示小脑、脑干和桥臂等区域强化异常信号影,范围较前稍增大。
查体: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无抵抗;双侧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
葡萄糖4.20mmol/L,微量蛋白0.470g/L,潘氏试验弱阳性,无明显感染指征。
诊断:
肿瘤性病变?低级别胶质瘤?非肿瘤性病变?炎性病变?脱髓鞘病变?
MDT讨论:
该患者考虑胶质瘤,可在术前行ASL和PET,以明确高代谢点,术中穿刺后确定病理诊断,从而指导后续进一步治疗。
病例3
病例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65岁,诉左侧肢体间断抽搐伴活动不利1月余。MRI示右额叶异常信号,不除外占位性病变;腹部超声示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右肾囊肿、前列腺增生伴钙化灶;胸部CT示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肺气肿。
查体:
意识清楚,精神可,问答切题,口齿清晰,呼吸平稳,一般情况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粗测视野未见缺损,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不高,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
诊断:
右侧额叶、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占位性病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右肾囊肿;前列腺增生。
治疗:
行腰椎穿刺术;降颅压及抗癫痫等药物治疗;拟近期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辅助下行颅内占位切除术。
MDT讨论:
若需要淋巴瘤鉴别诊断,可行PET CT鉴别淋巴瘤,以排除罕见淋巴瘤的可能性,高密度影处可以做穿刺检查;也可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以明示淋巴瘤的阳性率;但是结合该患者年龄,可能优先考虑高级别胶质瘤,开颅手术做T2 FLAIR的切除对患者生存获益可能更有帮助。
病例4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女性,66岁,诉左肢乏力1年加重1月。该患者于2022年10月突发无明显诱因左侧肢体乏力,行走拖步,左上肢持物不稳,头颅MRI示右侧基底节区、大脑脚、额叶以及左侧额叶多发病灶,考虑脑梗死;治疗后无好转,考虑脱髓鞘病变;2023年4月复查头颅MRI同前无明显变化,蛋氨酸PET检查考虑胶质瘤,右侧基底节区脑活检见灶性泡沫细胞,伴胶质增生,个别核异形;近一月病情加重收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查体:
神志清,精神可,反应稍迟钝,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阳性;左侧肢体浅感觉、震动觉、位置觉减退。
基因检测:
MGMT(+),染色体7扩增,染色体10缺失,TP53突变。
MDT讨论:
该患者目前主要矛盾在于组织诊断与分子诊断不匹配,仍需进一步检查工作,包括EGFR、P10以及GFAP的改变等,以明确分子病理指标是否异常;此外也需要考虑穿刺取材位置对于病理诊断的影响。
神经肿瘤病例精粹征稿活动
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主办的探脑论道神经肿瘤病例精粹(第二季)征集中!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向联盟成员单位广发英雄帖,征集神经肿瘤典型病例,以一个个案例的形式再现患者就诊情况,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带去探讨和启发。协助资深神经肿瘤专业人士磨炼诊疗思路,搭建学术沟通桥梁;帮助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神经肿瘤规范化诊疗进程。
投稿邮箱:nationalgliomaMDT@vip.126.com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