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因为再好的屏障,也有漏洞啊。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目的是让有用的进去,没用的进不去。
啥是有用的呢?主要是大脑代谢用的营养物质。怎么进去呢?一种是有门自己进,针对那些小分子的物质;另一种是请进来,主要是针对葡萄糖,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
BBB指从毛细血管到中枢神经组织间的所有结构,这些结构中间的缝起到机械的阻挡作用。溶质中的小分子或者脂溶性物质就可以钻“缝”进来,这叫做被动扩散。
葡萄糖太大了,钻不过去,那就通过血脑屏障溶质载体蛋白(SLC2A1蛋白)带过去,这叫主动扩散。
蛋白质和多肽也大,但是有配体,和细胞表现的受体结合,被吞进去。这叫做胞吞作用
单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炎症病理状态下能够被招募到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迁移。
能够影响血-脑屏障的因素有很多,人在儿童时期的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一般在30岁左右才不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而比较稳定,到65~68岁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开始逐渐减低。
此外女性在月经、妊娠期间,正常人在饥饿、饮酒、失眠和疲劳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显著升高。夏天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要比冬天大,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正常人和放射治疗前均明显增加;缺氧缺血状态下,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开放,形成裂隙,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缺血性脑卒中时存在血-脑屏障损伤。
当血脑屏障收到损伤时,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了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