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译
目的:侵袭海绵窦(CS)的肿瘤是神经外科的手术挑战。内镜经鼻内入路(EEA)广泛应用,要求从鼻内角度彻底了解海绵窦解剖结构。在本研究中,作者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外科解剖学的海绵窦分区,并将其应用于垂体腺瘤术前手术规划和术中引导分析。
方法:采用二十五个注射彩色硅胶的人体头部标本进行海绵窦的经鼻和经颅解剖研究。对98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MRI检查,并术中对海绵窦侵袭情况进行了确认和分析。
结果:根据其与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空间关系划分了四个海绵窦间隙:上间隙,后间隙,下间隙和侧方间隙。每个间隙具有明显的边界、硬膜和神经血管关系:上间隙与床突间韧带和动眼神经相关,后间隙承载外展神经下段和垂体下动脉,下间隙包含交感神经和外展神经海绵窦段,侧方间隙包括所有海绵窦内颅神经和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下侧干。29例肿瘤入侵单个间隙,69例肿瘤侵袭多个间隙。最常见的受侵间隙是上间隙(79例),其次是后间隙(n=64),下间隙(n=45)和侧方间隙(n=23)。肿瘤残余率在侧方间隙为79%,后间隙为17%,上间隙为14%,下间隙为11%。
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解剖学的分区法补充了目前基于影像学的分区法,可能有助于在术前和术中识别相关的海绵窦间隙。
精彩图文
手术视频
点击上方二维码观看手术视频
专家简介
于洪伟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硕博连读临床八年制专业
从事神经外科十余年,擅长神经外科肿瘤诊治,尤其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颅底肿瘤
现为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神经外科专委会内镜学组副组长
参与973研究前项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数篇;2021年获黑龙江医疗新技术一等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