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1日发布 | 1042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桡”有兴趣】应用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治疗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史宗杰

浙江省人民医院

姜鑫钊

浙江省人民医院



前言

近年来有关经桡动脉入路的话题在神经介入圈内异常火爆,已成为神经介入领域的热点事件。经桡动脉入路在减少穿刺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缺乏专用的经桡入路器械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我们欣喜地见到国产器械在研发方面的热情投入,作为中国首款具备桡动脉适应症的神经介入通路导管-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于2023年02月在国内上市,其在银蛇导管的基础上改进演变而来,临床表现值得期待。我们中心作为最早使用该导管的中心之一,现分享一例应用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的有限经验。 






病例展播



1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42岁。


主诉:因“口齿不清1月余”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


入院查体:

专科查体



神清合作,言语表达不利,颈软无抵抗,克氏征阴性,双瞳等圆等大,直径3mm,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自如,未见眼震。双耳听力基本对称,双侧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双侧面部和肢体针刺觉对称,四肢振动觉对称。双侧指鼻、轮替、跟膝胫试验稳准,闭目难立征(-)。



NIHSS评分2分,mRS评分2分。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1级。

系统查体



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呼吸音减弱伴细湿罗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2

术前影像

术前MRI。


头颈部CTA 。


头部TCD。





 初步诊断

1、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发出之前)严重狭窄或闭塞(左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左侧颈外动脉一左侧颈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

2、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发出之后)重度狭窄(右侧后交通动脉开放)。

3、右侧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


3

临床诊断

(1)左侧脑梗死;

(2)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4)2型糖尿病。


4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阿托伐他汀降脂稳斑等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





 介入治疗

(1)手术指征:患者为症状性非急性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存在显著的低灌注,药物治疗不佳,根据中国颅内外大动脉非急性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2):932-941.),患者存在明确手术指征。

(2)全麻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开通术 。

(3)预估可能性的手术并发症:脑栓塞、血管穿通或夹层、出血、高灌注综合征、开通失败、其他等。



5

术中器械

6F 桡动脉鞘

6F 125cm 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

5F SimmonsII导管

0.014" 微导丝

21微导管

260mm 泥鳅导丝
2.5*12mm 低压球囊


6

治疗过程

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右侧远端桡动脉置入6F动脉鞘,全身肝素化;桡动脉造影显示桡动脉管径平直(图1.A);主动脉弓造影提示I型弓(图1.B)。

图1(A-B)


SimmonsII导管利用降主动脉成袢行右侧颈内动脉造影(图2.A-B);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左侧颈外动脉通过眼动脉逆流至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图2.C-D)。

图2(A-B-C-D)

路图下,将260mm泥鳅导丝超选入左侧颈外动脉后撤出SIM II导管,并交换上6F 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至左侧颈内动脉闭塞近端(图3.A-B)。

图3.A:6F 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沿泥鳅导丝至左侧颈总动脉。

图3.B:6F 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超选入左侧颈内动脉。


路图下,微导丝协调021" 微导管送至左侧颈内动脉闭塞近端,小心通过颈内动脉闭塞段(图4A),并将微导丝微导管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图4B),撤出微导丝,造影确认真腔(图4C)。

图4(A-B-C)


交换300cm微导丝,撤出微导管。沿微导丝将2.5*12mm 低压球囊置于及C4狭窄段,分别予以5atm压力下扩张(图5A)。泄压造影提示血管狭窄明显改善。术中观察20分钟后,未见明显弹性回缩,遂撤出微导丝。造影示远端血流通畅,mTICI分级:3级(图5B)。

图5(A-B)


7

术者体会

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是中国首款具备桡动脉适应症的神经介入通路导管。它的产品设计使它具有强抗打折能力,可以在半径5mm甚至更窄的小弯处顺利通过而不打折。


此外,它具有良好的弓部支撑性,多节段设计实现由近到远、由硬到软的渐进过渡,超选过程更顺滑安全。总而言之,导管通过性好、远端到位高、近端支撑足,整体表现不错。






术者简介




史宗杰

浙江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介入医疗组长,主任助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卒中学会理事。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

浙江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常委。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委员会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精通急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术、颅内外脑血管狭窄支架术及颅内外脑血管闭塞开通术。

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及卫生厅课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华期刊论文多篇。

姜鑫钊

浙江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吉林大学。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 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