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于昊,刘庆祝
通讯作者:蔡立新
其他作者:王若凡,刘畅,孙宇,王垚,季涛云,王爽,刘晓燕,姜玉武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REF: Yu H, Liu Q, Wang R, et al. Long-term seizure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epilepsy surgery in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ld: A single-center study of 113 patient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Oct 3]. CNS Neurosci Ther. 2023;10.1111/cns.14481. doi:10.1111/cns.14481 PMID: 37786975
癫痫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疾病,发病率在婴幼儿时期最高。国际抗癫痫联盟的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46%的患儿在1岁前首次发作。多达30%的患者对至少两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果,被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E)。及时的癫痫手术可以有效控制DRE,减少认知和社交退化,尤其在幼儿时期由于脑部可塑性高,切除更为彻底,从而减少药物副作用。然而,由于手术风险高,婴幼儿癫痫手术较少。对3岁以下儿童DRE手术效果的研究不多,大多样本量小,多中心研究虽样本量大,但评估方法不一,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纳入标准:(a)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标准诊断为DRE或短期内频繁发作且MRI显示结构性病灶;(b)手术时年龄低于3岁;(c)术后随访超过3年。
所有患儿术前进行了评估,包括长期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记录至少3次常规发作,以及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和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检查。MRI和PET-CT采用Sinovision软件进行3D重建,以便于手术规划。手术包括切除和离断两种手术方式。癫痫结果采用Engel分类评估。多次手术的患者,只采用最后一次随访结果。术后首周发生的急性术后癫痫(APOS)不视为癫痫复发。术后一般进行VEEG检查,术后至少2年停用最后一种抗癫痫药物(ASM)。发育评估使用中国版格里菲斯心理发展量表(GMDS-C)。GMDS-C在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手术前后的原始分数和发育商(DQs)。
本研究共纳入了113名癫痫患儿,年龄5.76至35.88个月,其中72名为男性。癫痫发作起始年龄在0.01至30个月间,病程3至33.48个月,35名患儿病程不足12个月。
108名(95.6%)患儿每天均有发作,41名存在多种癫痫类型的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为癫痫痉挛,占60.2%。发作间期EEG显示57.5%患者有局部癫痫放电,发作期EEG中80.5%表现为局部起始。MRI显示所有患者存在结构性病变,其中38.1%限于单个脑叶。
手术中,57名(50.4%)患儿接受了切除手术,56名(49.6%)接受了离断手术。67名儿童接受了多脑叶切除/离断或半球离断。15名患者首次手术后复发,后接受了一次或多次治愈性手术或姑息手术。92名患者MRI异常与计划切除或断离区域大小相符。病理学上,大多数患儿(87例,77.0%)为皮层发育不良(MCD)。
FIGURE 1. Peri-insular hemispherotomy surgery was chosen for patients with a hemisphere lesion. In the figure, the words in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 disconnection surgery. FP, frontal–parietal disconnection; HS, hemispherotomy; PO, parietal–occipital disconnection; T, temporal disconnection; TO, temporal-occipital disconnection; TPO, temporal–parietal–occipital disconnection.末次随访显示,98名(86.7%)患者无癫痫发作。复发患者中有6例Engel II级,1例Engel III级和8例Engel IV级。术后1年癫痫无发作率达86.7%。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Engel分类与APOS发生(p<0.001)、手术侧(p=0.034)、MRI异常(p<0.001)及手术类型(p=0.002)相关。多因素Cox分析显示APOS发生(HR=3.13,95% CI:1.23‐7.9,P=0.016)更可能预测癫痫复发。
术后随访时间为45.7至89.1个月,平均61.15个月。术后79.6%患者逐渐停药,31.9%完全停药。对15名复发患者的术后EEG调查显示,7名患者在手术侧出现发作间期或发作期异常放电,7名患者对侧半球出现EEG异常。
79例患儿术前GMDS-C DQ相关性分析显示五个领域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FIGURE 4A)。22例有术前后认知评估的患者,在每个领域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FIGURE 4B)。尽管原始分数有显著改善(P<0.01),但GMDS-C或DQs的术前后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FIGURE 4. A. Griffith DQ domain correlation using the Pearson test showing high two-by-two correlation in the subscale; B. Griffith DQ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periods using the Pearson test (P<0.001).
大多数研究聚焦于手术预后和预测因素,但对术前评估策略,包括如何确定手术中癫痫源区(EZ)的界限和选择最佳手术方法以获得理想预后的报导较少。术前评估用于确定DRE患者术后预后,成功手术的关键是完全切除EZ。残留癫痫源区可能导致术后发作间期异常放电,进而引起癫痫复发。
我们中心首先基于标准3D MRI序列的定位EZ。在原则上,即使解剖-电-临床信息不完全一致,解剖病变也被视为最关键因素。在我们的队列中,100%的患者MRI上有结构性病变。MRI和PET影像数据在Sinovision软件的协助下同时仔细评估,然后融合癫痫源区的3D脑模型。有了上述信息,就可以决定EZ的边界,并计划手术。
确定最终切除范围的步骤包括:1)在软件上逐层判断MRI上的病变范围,并由神经外科医生仔细分析每个序列来明确边界;2)MRI与PET融合是进一步决定手术范围的必要步骤;3)在手术室进行切除时,根据可见的异常脑组织和ECoG结果,神经外科医生可以适当调整手术边界;4)涉及中央区的病变应谨慎处理,仅在MRI确认病变时才能进行中央皮层的解剖结构切除。
在我们中心,3岁以下儿童定位EZ的策略是将MRI异常视为首要标准。如果单侧半球中多个MCD位于不同脑区,应考虑分期手术。如果首次手术后癫痫复发,且MRI上仍有可疑的结构性病灶,可以二期切除剩余病灶。
在多因素分析中,APOS是与癫痫复发最密切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早期术后出现癫痫被视为手术失败的关键标志。
术后发育水平在成功终止癫痫发作后,可以有明显进步,但发育商(DQ)短期内仍呈现下降趋势。对于3岁以下因结构性异常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幼儿,早期治疗在控制低并发症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正确的术前评估和合理的切除方法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神经外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主治医师
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获得本科学位;201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2017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外科
中国抗癫痫协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著数篇;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癫痫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2007年进入功能神经外科领域,主要从事癫痫的手术治疗,2015年起专门从事儿童癫痫的术前综合评估及外科手术
兼任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结节性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健康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功能性疾病与认知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外科专业带头人、儿童癫痫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担任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神经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与外科治疗,完成癫痫外科手术3000例以上
参与编写书籍4部,国内外发表文章40余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