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邵将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血管内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脑膜瘤侵犯颅内静脉窦引起的静脉高压的技术考虑和长期效果》,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医院放射科J. Nicholas P. Higgins等研究者探讨了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是否可作为一种长期可持续的控制静脉高压的方法,结果在线发表在2023年9月的《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iggins JNP, et al. J Neurosurg. 2023;1-13. doi:10.3171/2023.6.JNS23607】
脑膜瘤(meningiomas)侵犯颅内静脉窦可导致颅内静脉高压(intracranial venous hypertension)、视乳头水肿(papilledema)和视觉损害(visual compromise)。然而,窦切除和移植重建(sinus resection and graft reconstructions)增加肿瘤手术的复杂性,有可能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在这项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医院放射科J. Nicholas P. Higgins等研究者探讨了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是否可作为一种长期可持续的控制静脉高压的方法,结果在线发表在2023年9月的《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
作者对所有16名颅内脑膜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评价,这些患者因静脉窦损害(venous sinus compromise)在其机构接受了支架置入术。就诊时,所有患者均有头痛,9名患者出现视乳头水肿。13名患者有1个脑膜瘤,3名有2个或更多脑膜瘤。3名患者既往接受过肿瘤切除和放疗。1名患者接受了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放疗。临床随访的中位时间为8年(4个月-18年)。
静脉窦狭窄(venous sinus narrowing)通常不局限于脑膜瘤部位,7名矢状窦脑膜瘤(sagittal sinus meningiomas)患者出现双侧横窦狭窄(bilateral transverse sinus narrowing),与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类似。11名患者仅将支架放置在脑膜瘤引起的窦狭窄处。5名患者同时在静脉窦其他狭窄部位放置了额外的支架:在其中1名患者中,支架放置在先前手术引起的矢状窦闭塞部位,在其他4名患者中,支架放置在横窦的非肿瘤狭窄处。在1名患者中,颈静脉也进行了支架置入。9名患者在脑膜瘤部位出现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8名患者进行了二次支架置入手术,支架管腔取得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余晚期部分复发的患者正在进行继续随访。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的视乳头水肿消退。6名患者经历了所有症状的长期而有效的缓解。5名患者尽管窦腔恢复,但仍有持续头痛。5名患者出现支架内狭窄相关的持续症状。任何诊断或治疗操作都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表1.人口学、基线观察和腰椎穿刺和导管静脉造影时的压力记录(病例按时间顺序排列)。
图1.就诊时所有病例的静脉窦和窦内压的示意图。累及静脉窦的脑膜瘤以深色结点表示。静脉窦上方的数字是指导管静脉造影期间记录的压力测量值(以cm H2O为单位)。在病例13和14中,影响颈静脉的结点是其他良性肿瘤。请注意,局灶性静脉压梯度通常不局限于受脑膜瘤影响的静脉窦部分。在病例2中,肿瘤使优势右横窦变窄,伴随着左侧相同水平的非肿瘤变窄。在6例(病例3、7、9、12、14和16)中,脑膜瘤使矢状窦变窄,两个横窦也存在非肿瘤狭窄。在病例13和14中,其他肿瘤使颈静脉上部变窄。在病例3、10和12中,类似的变窄似乎与相邻骨结构的压缩有关。
图2.第一次手术后3-5个月静脉窦和窦内压的示意图。颅内脑膜瘤用黑色结节表示,支架表示为黑色平行线。在病例2、7、8、10-14和16中,肿瘤在此阶段穿过支架侧壁。
表2.初次手术后3-5个月的临床结局和支架通畅性(跨肿瘤)。
表3.晚期支架置入术、最新临床随访、最新肿瘤随访(MRI或CT)和最新支架随访(CT或导管静脉造影)。
图3.案例1。A:头部CT静脉图显示脑膜瘤(粗箭头)紧靠支架(细箭头),支架内对比剂充盈不佳。B:数字减影导管静脉造影(合成图像)上矢状窦和两侧窦的正面图,证实支架内管腔明显变窄。箭头表示支架侧壁,黑色区域表示窦腔内的射线照相对比度,数字表示压力,单位为cm H2O。C:显示矢状窦支架通过窦汇处延伸至右横窦的未减影正视图。D:减影的正视图显示矢状窦注射的造影剂通过放过支架的右横窦和未放支架的左横窦排出。
图4.案例7。A:对比增强MR图像显示肿瘤占据矢状窦(箭头)。B:脑血管造影静脉期(左颈动脉注射)的合成图像,正视图,显示脑膜瘤部位的矢状窦变窄(箭头),左侧横窦几乎看不见。数字表示在随后的导管静脉造影中沿矢状窦和右侧窦的压力记录,单位为cm H2O。C和D:手术后一周,未减影的正视图(C)显示矢状窦支架(箭头)在适当位置,减影图(D)显示了矢状窦和右侧窦的对比度。脑膜瘤部位的支架内狭窄(箭头)以及右横窦前端的狭窄。
图5.案例15。A:下颅骨的轴向增强后T1加权MR图像,显示一个巨大的脑膜瘤(细箭头)扩张左后颅骨拱顶(低信号),延伸到左小脑幕和岩嵴(高信号)。肿瘤使左横窦消失。右侧有一个小脑膜瘤(粗箭头)。B:术后,CT静脉造影显示脑膜瘤(粗箭头)部分阻塞右横窦。C:导管静脉造影显示矢状窦引流至右侧(正面合成图像),但肿瘤对右前横窦有部分阻塞(粗箭头)。数字表示腔内压力读数,单位为cm H2O。D和E:未减影的正视图显示支架就位(D,箭头),部分减影的视图显示窦内流量良好,横向/乙状窦压力梯度降低(E)。F:右颈静脉(箭头)在C1横突前方变窄。同一切片显示了以手术部位为中心的假性脑膜膨出(pseudomeningocele,PS)的下部。G:静脉成形术:显示右颈静脉充盈球囊(箭头)未缩小正视图。
对于有脑膜瘤阻塞静脉窦症状的患者,受累节段成功置入支架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特别是在缓解视乳头水肿方面。然而,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来维持支架通畅,静脉损害的其他区域经常共存,尽管病变治疗明显成功,但一些患者仍有症状,长期监测是必需的。

关注静脉窦支架置入术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邵将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吴培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