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8日发布 | 813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杰出妙计】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一例

奉刚

溆浦城南医院

刘洋

溆浦城南医院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0岁。
主诉:反复头痛20余年,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诉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范围为双侧颞部、额部、顶部头痛,呈间断性胀痛,程度中等,活动后头痛加重,休息后好转,无腹痛、腹泻,无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肢体抽搐,无意识不清、口吐白沫。3天前头痛加重,不能耐受,伴头昏,昏昏沉沉感,有恶心、恶吐,畏光、畏声,曾在诊所输液治疗(具体诊治不详),头痛较前好转,目前感头部紧张感,禁锢样不适。求进一步治疗,随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偏头痛”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来,精神、睡眠差,夜间入睡困难,食欲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菌痢”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情况:T 36.8℃,P 85次/min,R 20次/min,BP 145/96mmHg;神志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鼻唇沟正常,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软,气管居中,双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戈登征、奥本海姆征均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二、术前影像

术前DSA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C6段/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段有三个动脉瘤。

过3D工作位测量,动脉瘤大小分别约为3.06*2.22*1.91mm、3.63*2.52*1.29mm、2.55*2.01*1.29mm,载瘤动脉血管直径:近端约3.63mm,远端约2.97mm。

三、术前诊断
1、颅内多发动脉瘤
2、高脂血症
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四、手术方案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五、术中器械
  • 8F股鞘

  • 6F 70cm长鞘

  • 0.014in*200cm微导丝

  • 6F-105支撑导管

  • XT-27微导管

  • 栓塞微导管

  • 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5-25(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0*33mm)

  • 3枚弹簧圈:1.5mm*3cm-3D、2mm*6cm-3D、1mm*4cm-3D

六、手术过程
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到位,常规消毒铺巾,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置入8F鞘并完成全脑血管造影。

【主动脉弓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 左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左侧椎动脉正位造影】

【左侧椎动脉侧位造影】


6F长鞘和6F支撑导管同轴建立稳定通路,路图下,选择合适工作角度,沿微导丝将XT-27微导管顺利送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

【支架微导管到位】

【撤出微导丝】



在微导丝牵引下将栓塞微导管从远到近依次超选入三个动脉瘤腔内,并依次填入1mm*4cm-3D、2mm*6cm-3D、1.5mm*3cm-3D三枚弹簧圈对动脉瘤进行疏松栓塞。

栓塞微导管超选动脉瘤腔,依次填入三枚弹簧圈
将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5-25(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0*33mm)沿着XT-27微导管输送到位;然后缓慢回撤微导管,当头端打开类似“V”型的喇叭口状时停止回撤,此时将微导管与输送系统整体回撤至动脉瘤远端预期锚定位置;在完成远端定位后,推拉结合缓慢释放Nuva®支架

完全释放支架后,造影可见支架显影清晰,形态良好,无贴壁不良。遂将微导管沿着输送导丝从支架内通过到达支架远端,将输送导丝撤出,然后行微导丝支架内按摩,促使支架的进一步贴壁。

【上推微导管,撤出输送导丝

【微导丝支架内按摩】

术后即刻造影及多角度观察,可见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通畅,瘤腔内可见明显造影剂滞留,各分支血管保留良好,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术后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术后多角度观察】

1.该患者为颅内多发动脉瘤,既往的介入治疗方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复发率高,操作复杂。采用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可重建载瘤动脉,操作简便,少量填塞弹簧圈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扰流、加速瘤内血栓形成,术后可使动脉瘤的复发率大大降低,从而获得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2.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由泰杰伟业公司出品,该产品设计新颖,操作简便,术中释放顺利,充分覆盖动脉瘤瘤颈口,其提供30%-35%的金属表面覆盖率,血流导向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的良好预后。
3.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主体丝采用的是镍钛合金,具备超弹性,支架出微导管后,无需辅助装置就可以充分膨胀,无限贴壁;同时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减少血管刺激,即使释放于迂曲的血管中,也可以很好地顺应血管形态。
4.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输送系统显影设计,提供路标引导功能,便于支架循迹释放,良好贴壁;支架整体显影设计,透视效果优异,易于术中观察支架的贴壁效果。

术者简介

  奉  刚  

溆浦城南医院

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任医师,溆浦县人民医院、溆浦城南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现任溆浦城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湖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怀化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到北京宣武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多年,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脑外伤、脑出血)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神经功能性疾病的手术具有较高的手术技巧,特别在神经外科的微创和显微手术方面独具特色

在国家、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多次在省年会做学术报道

  刘  洋  

溆浦城南医院

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副主任

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原溆浦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现任溆浦城南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怀化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溆浦县卒中中心协调员

先后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神经介入和神经外科;2020年参加全国“精益求菁”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获得全国创伤组第三名。2023年参加全国脑出血“七星杯”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血管病、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熟练完成脑血管病及脑肿瘤的手术治疗;主攻方向脑血管疾病及神经介入治疗

多次在怀化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上作学术交流,在国家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产品介绍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独特的释放-回收段显影设计,使释放过程的可控性增强,释放过程的可透视性有助于术者提前判断血管的走行,有利于及时调整微导管和推送杆的操作,帮助支架释放顺应血管形态。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和镍钛铂丝三种丝有序编织而成。主体编织丝采用的是镍钛合金,其具有独特的超弹性,使得支架可以主动贴合血管管腔结构,消灭即刻管腔丢失,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可以耐受更高的形变,反复操作后仍然可以恢复初始形态,保证支架的贴壁。2根铂铱合金丝提供支架的宏观骨架显影,易于观察支架的打开和走行。约1/3的DFT丝提供支架的微观轮廓显影,易于识别支架的贴壁情况。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提供9种外径选择,规格型号多达82种,适应载瘤血管直径2.0~6.0m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动脉瘤治疗方案。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