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1日发布 | 237阅读

催眠类药物有哪些?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1)镇静催眠类

1)苯二氮䓬类(BZD):

口服吸收良好,经肝脏代谢,可增强γ-氨基丁酸(GABA)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迅速降低觉醒水平,诱导入睡和延长NREM睡眠,并有抗焦虑作用,嗜睡及运动失调等副作用较小。


2)非苯二氮䓬类:

选择性与GABAA受体α1亚基结合,增加GABA传递,抑制神经元激活。小剂量唑吡坦(Zolpidem)可缩短入睡时间或延长睡眠时间,不影响睡眠结构;较大剂量可延长NREM睡眠第2、3、4期,缩短REM睡眠期。


3)巴比妥类:

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降低皮质兴奋性,催眠为剂量相关性,缩短REM睡眠,久用停药可出现反跳,表现显著延长REM睡眠伴多梦,不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2)抗抑郁药:

失眠有明显抑郁症状可首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西酞普兰等,合并躯体症状可用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也可应用三环类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等;盐酸曲唑酮有轻度抗抑郁作用,并有镇静催眠效应,或可起到一石二鸟的疗效。


(3)抗精神病药:

作为强安定剂用于谵妄、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症状伴失眠患者,奥氮平等治疗慢性失眠疗效较好。


(4)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作用于视交叉上核,调整生物节律,缩短入睡潜伏期。适于睡眠节律失调及老年性失眠,如雷美替胺(Ramelteon),8mg睡前半小时服。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所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