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发布 | 1092阅读

中天医疗《看见·神经介入》14|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于淼:戎志、厚德、精医、济世的辽南神经介入发展征途

于淼

瓦房店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脑卒中因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展示我国市级医院卒中防治现状,科普大众更多卒中防治知识,中天医疗《看见·神经介入》成长系列专访应运而生,面向社会媒体,关注卒中防治,为表达赋能,让成长发声,看见中国神经介入的中坚力量。


专访从多个角度挖掘市级医院卒中开展的亮点,通过在大量的社会媒体上所进行的资讯和访谈纪录片发布,让大众更了解卒中,了解身边在为卒中做出诸多努力的医生们。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的神经介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各级医院重点发展的领域。但患者数量多、发病急、手术难度较大、介入医生数量相对不足等难题目前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各级医院,特别是市县级基层医院神经介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破局就成为摆在各医院面前的现实难题,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县级医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神经介入的尝试,但直到2014年才在于淼教授等人的努力和探索下,走出一条“个人成长联合医院泛神经介入团队”的基层医院神经介入发展新模式。同时,于教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也体现着医院“戎志、厚德、精医、济世”的精神和生命至上、仁爱至真”的服务理念。


戎志

天时、地利、人和的神经介入再次发展契机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的心脏介入和神经介入于2006年同时起步,但囿于当时的技术、设备、耗材、大众认知程度不足等原因,神经介入的发展旋即陷入了停滞。从2014年开始再次起航的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学科这次发展恰逢天时、地利、人和。而于淼教授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开始了神经介入领域的学习和探索。


从天时来说,从2012年开始,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让基层医院的救治模式得到了改变——从传统的以外伤为治疗主体开始向治疗病患的模式进行转变。这一改变就要求基层医院的医生要多向大医院学习新的技术来武装自己,以便于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从地利来说,大连市瓦房店地区其实是适合神经介入发展的沃土:她虽属于辽南的丘陵地貌,但交通十分便利。同时,瓦房店还是全国第一大县级城市,不论人口,还是GDP产值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而且老百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从人和来说,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不仅是东北最大的县级医院,辐射人口接近200万,其医院的规模、体量和心脏介入水平也在东北地区县级医院中首屈一指。


可以说从2014年开始,神经介入在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的快速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但一个新事物的发展也必须有为之不断学习、探索的精诚者,而这也是于淼教授从2014年以来所有工作的最好写照。



精医

追求进步探索神经介入技术的精诚术者

对于一个基层医院的神经介入团队来说,其团队精神与领导核心必须是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和领军传承人物。这也是于淼教授十多年来一直努力以达到的目标——知识的学习无止境,不仅要提升自己,还要提高周围的医生和人群对神经介入的认知程度。



强大自身的技术和理论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承担起你的团队,也才能达成百年的目标”,这也是于淼教授一步一个脚印进步的真实写照。2014年,于淼教授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并在那里初步了解了神经介入;2015年进修结束,于淼教授开始在科室领导和院领导的支持下从事神经介入工作;2016年,赴天津总医院继续学习缺血神经介入技术,对神经介入的认识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2016年底,正式开始在瓦房店开展第一例缺血的支架植入手术;2017年,不断的临床实践让于淼教授的介入技术和临床思维逐渐成熟;2019年,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并真正体会到神经介入手术所需求的那种细致入微和手术时一朝成佛一朝成魔的惊险;2020年,开始独立完成神经介入手术;2022年,手术量超百例,并可独立完成几乎所有的神经介入手术类型……可以说,于淼教授在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中让他的神经介入技术和理论不断成长,并逐步成为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的团队核心。


提升周围医生的神介认知  除了提升自己外,于淼教授开始不断向周围的人传播神经介入知识:(1)对跟自己学习的进修生、本科生与研究生,于教授不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倾囊相授,还更注重培养他们对神经介入的兴趣和临床自我总结能力,授人以渔;(2)对相关学科的医生进行宣教,并通过一个个成功的案例让更多的医生关注、理解和支持神经介入,这为神经介入大团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3)通过不断举办学术会议切实提高辽南地区基层医院的神经介入水平,从2017年开始,于教授就开始不断举办各级培训班来推广神介技术。今年年初,于教授还主持召开了辽南地区基层医院神经介入新春研讨会暨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第一届神经介入研讨会,本次会议不仅得到了全省60多位同道的鼎力支持,也切实提高了当地基层医院神经介入的水平,造福了更多的百姓。


就这样,通过于教授多年的努力让医院泛神经介入团队得以成型,也走出了一条基层医院神介发展之路。



厚德

多方协力成就医院神经介入大团队

在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病例数之所以能实现从一开始的一年几例,发展到现在每年一百多例,得益于多方支持和通力合作:



(1)科室和医院领导的支持。在医院的支持下,于淼教授等人才可以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DSA等硬件设备也得以更新迭代,这为医院神经介入发展做出保障。


(2)于教授恩师及全国其他医院的帮助。不论是发展之初的手术支持,还是现在的技术指导,全国同道的支持和合作一直是于教授进步的重要动力和定海神针。


(3)相关团队医生的合作和协助。从心脏介入团队的支持,到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再到挂靠中心医院的瓦房店市120救护系统,都为中心医院神经介入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如于淼教授的早期手术助手就是来自心内科,这些学科的医生们不仅分享自己的经验,更推心置腹地为于教授提出许多好的建议。



可以说,所有的这些力量在于淼教授的努力下共同组成了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大团队,也为更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但不断增长的手术量并不是于教授的理想,他期盼的是更好的患者和更健康的大众,为此,他开始了科普和引领工作。


济世

科普与引领,让生命至上、仁爱至真

为了更好地推广神经介入,让更多的大众了解卒中相关的症状,于教授不仅反复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卒中相关知识,还通过当地电视台向大众进行科普宣传。


对患者,于教授提出:“术前讲三遍”,讲述介入治疗的知识、安全性和重要性;“术后讲三遍”,讲术后生活管理、用药和复查的问题。于教授会不断给患者提醒:手术只是解决了血管的问题,但并未改变患者的体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仍需要积极治疗和生活干预,才能防范类似疾病的发生。


对大众,于教授在2019年就在瓦房店电视台开始为大众讲解卒中防治的基础知识;去年,又在《聊聊健康那些事儿》栏目中讲解颈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疾病如何治疗。在这些节目中,于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卒中等常见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要点,深受百姓的关注和喜爱。



生命至上、仁爱至真。于教授不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用更好的技术来服务老百姓,还百姓一个健康,还通过科普和引导为瓦房店及辽南的大众打开了正确认知卒中和神经介入的一个窗口。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患者医疗负担越来越轻,未来病人越来越少,老百姓越来越健康”的梦想与目标。





初心


我国人口数量约有14.1亿。所有疾病中,脑卒中因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成为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19个,地级市城市318个,区县城市2844个。乡村居民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急诊救治中,县市医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与压力。


八省十城,关注神经介入县市医院的发展与困境,看见中国神经介入的中坚力量,不用说教式的告诉大家,你应该怎么样,而是从另一种角度传递出一种价值观——你可以这样。


给思考一个切口,不用随波逐流,只要做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