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发布 | 1266阅读

【会议报道】第24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颅脑外伤及神经重症监护学习班、上海市急危重症核心技能培训基地神经重症基地培训课程顺利召开

神外资讯

金秋十月,盛宴回归。2023年10月12日至15日第24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颅脑外伤和神经重症监护学习班再次成功举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国家神经疾病中心重要基地之一,不仅成功举办了本次学习班,同时还承担了上海市急危重症核心技能培训基地神经重症基地培训课程,获得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华山医院颅脑外伤和神经重症监护学习班”自第一届开班以来,在全国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同道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逐渐成为了该领域读文献、分享临床病例的知名学习班,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周良辅院士的大力支持。开班动员会上,周良辅院士与广大学员一起拍照留念,并作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和治疗进展》的报告。随后胡锦教授作了颅内压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的报告,吴雪海教授作了神经重症的体液管理的报告,吴刚教授作了自发性脑出血围手术期管理(血压管理)的报告。



本次会议尤为引人注目但是:为了加强和规范神经重症建设,上海市申康此次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为基地,布置了急危重症核心技能培训基地神经重症基地培训课程的讲演和录制工作。此次重点围绕神经重症常见的ICP监测、气道管理、无创多模态(脑电、脑氧、超声)、影像学、围手术期管理、癫痫管理、颅内感染的预防及诊治进行了系统的授课。具体课程则包括:颅内压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虞剑)、神经重症病房内的无创监护—脑血流监测(陈林辉)、神经重症病房内的无创监护—脑氧监测(叶相如)、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姚海军)、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像学评估(汪美华)、神经重症患者癫痫的管理(刘振洋)、神经重症病房内的无创监护—脑电监测(孙一睿)、神经重症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杨磊)、神经重症患者的体温管理(姚海军)、神经重症患者的超声应用(杨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管理(陈龙)、神经重症的营养管理(奚才华)、脑出血后的癫痫的管理(吴刚)、脑室外引流的实施和管理(段山山)、神经重症的肾脏替代治疗(宋捷)、NICU静脉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伍碧武)。该系列课程经过胡锦教授团队根据新建和进阶NICU的具体要求精心设计,涵盖了神经重症患者基础管理、临床实战,获得了广大学员的广泛认可和强烈反响。


周良辅院士、胡锦教授一直秉持将学习班办成神经创伤和神经重症最新进展、为广大学员答疑解惑的平台。此次学习班不仅介绍了颅脑外伤患者大骨瓣减压的手术设计(吴雪海)、外伤性颅内外血管损伤进展(冷冰)、MR在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黎元)、脊柱外伤的诊断与治疗(谢嵘)、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监测和早期识别(汪美华)、神经重症营养共识解读(高亮)、神经重症微生态(毛青)、内镜经鼻颅底重建技术进展(寿雪飞)、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朱侗明)、2023年AHA/ASA-aSAH患者管理指南解读(秦宣峰)等新进展,还总结并分享了我们NICU临床实践中的经典问题,包括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杨磊)、神经重症气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姚海军)、重症肥胖患者的营养治疗病例分享(奚才华)、颅脑外科脑室外引流围手术期管理(叶相如)、自发性脑出血围手术期管理(袁强)、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监护与管理(陈林辉)。现场学员用心听课、积极提问,使每一节的安排时间都远远不够,许多学员则只能在会后继续和讲者进行进一步交流。



此次学习班除了分享来自华山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的经典救治病例以外,还安排了兄弟医院的现场面对面交流。比如来自嘉善人民医院的陈彦飞教授分享了孕产妇脑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综合救治、来自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钟兴明教授介绍了院内脑疝患者的急救处理,给临床一线医生展示了神经重症急危重症处理的原则及技巧。另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孙成法教授、绍兴市中心医院的陈锷峰教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李建萍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董永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的周强教授、湖州中心医院的聂小虎教授等都带来了精彩的病例分享。


为了让学员们在短短的4天时间得到最大的获益并加强与学员的互动,学习班不仅给学员们创造“病例分享”的舞台,还主动搭建了多学科的疑难病例MDT大讨论,内容包括硬脑膜动静脉瘘围手术多学科管理(神经重症、神经外科、血管外科)、从一例严重TBI多模态管理看围手术期神经重症监护的重要性(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中型TBI患者的管理可以很轻松吗?(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一例严重TBI患者的手术,转诊,监护的系统管理(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使学习内容更加贴切临床实际,为广大学员管理复杂神经重症患者答疑解惑,得到了学员们的肯定。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加强与兄弟医院医疗全系列交流,学习班同步开展了临床护理经验交流。此次护理分论坛对神经重症常见问题如镇痛镇静理念、温度管理、气道管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了系统授课,并针对典型病例进行了病例分享,对促进及规范颅脑外伤及神经重症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来自神经重症的各位护士长、教学干事分享的内容包括:神经重症患者镇静评估与护理干预(任学芳)、神经重症患者的目标体温管理(汪慧娟)、一例脑干术后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徐燕)、一例脑出血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刘莹)、多模态监护策略(金煜峰)、一例马凡综合征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护理(姜莉丽)、侧脑室肿瘤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呼吸心力衰竭的护理心得(陈裕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的护理(刘伟娟)、儿童颅咽管瘤患者的护理(金娜)。


今年的学习班又恰逢我国首本国人编写的《神经重症》出版,该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神经外科亚专科学丛书之一。《神经重症》一书主要包括神经外科重症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技术、围手术期处理、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理解和操作、临床技术的选择和争论等,反映了国内近年来神经重症发展方面的成就,汇集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观点和新进展,还展现了自主的研究成果。有利于相关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针对性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开发新的诊疗措施和手段。更为我国大量兴起的神经重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可以作为神经外科临床各亚专科医师和护士的实用参考著作。


本次学习班是2023年神经创伤、神经重症学习班的收官之作,也是自疫情开放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学习班,给今后兄弟医院的合作交流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本次学习班注册学员109人,实际参加人员300余人,网络最多同时在线4000余人参与学习交流。


第24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颅脑外伤和神经重症监护学习班圆满落幕!让我们来年再见!


录播替换图.png


图1. 周良辅院士作《自发性脑出血诊断和治疗进展》,提出我国自发性脑出血诊治现状,我国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医护人员工作任重而道远。


图2.胡锦教授介绍《颅内压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不仅是急危重症核心技能培训基地神经重症基地培训课程,还是ICP临床应用的最好解答。


图3. 吴雪海教授作《神经重症的体液管理》的报告,为神经重症患者治疗期间液体管理的方向、方法提出了良好的对策。


图4. 学员兼授课教授提问(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建萍教授)


图5. 黎元教授作《MR在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为目前临床快速、精准识别颅内感染提供了影像学参考。


图6.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董永飞教授病例分享。


图7.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钟兴明教授介绍了院内脑疝患者的急救处理,给临床一线医生处理神经重症常见病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图8. 护理分论坛讲者大合影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