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发布 | 149阅读

【疾病百科】病毒性脑膜炎

神内资讯

脑医汇

达人收藏

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是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和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呈良性临床经过和自限性。夏秋季是本病高发季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终年很高。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国外报道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年发病率为19/10万~219/10万。


NO.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有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虫媒病毒等,据研究约80%以上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人类肠道病毒引起。


总体而言,肠道病毒是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病因。肠道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有60多个亚型,引起脑膜炎常为埃可病毒4、6和9型,柯萨奇病毒A7、A9及B1~ B5各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虫媒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HSV-2、HSV-1也比较常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流感病毒少见。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大部分病毒在下消化道发生最初感染,肠道细胞上特殊受体可与肠道病毒结合,病毒经肠道入血产生病毒血症,进入CNS引起炎症反应;某些病毒也可沿迷走神经纤维逆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由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见家庭内暴发,儿童多见。


NO.2

临床表现

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因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和病毒种类及亚型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皮疹等,手-足-口综合征常发生于肠道病毒71型脑膜炎,非特异性皮疹常见于埃可病毒9型脑膜炎。发热一般不超过40℃。神经系统查体可有脑膜刺激征,但通常不显著。


NO.3

辅助检查

1.脑脊液压力正常或稍高,外观无色透明,淋巴细胞常增多(10~1000)x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可见一定比例的中性粒细胞。糖及氯化物正常,细菌培养及涂片染色均阴性,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区别见下表。


病毒性、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


2.病毒核酸检测。采用PCR检查CSF病毒有较高的特异性。粪便等标本的病毒检测阳性也具有确诊意义。


3.血清学检测。抗病毒抗体检测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NO.4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儿童及青年患者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等,脑脊液淋巴细胞轻至中度增多,除外其他疾病等,确诊需根据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2.鉴别诊断

许多病毒感染可出现特征性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确定特定病毒感染。例如,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尤其A组)感染常伴出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灰色水疱样损害;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出现胸膜痛、臂神经炎、心包炎和睾丸炎等特征表现;8~9月为肠道病毒感染发病高峰期,虫媒病毒感染亦然,但虫媒病毒通常导致脑炎而非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性脑膜炎可四季散发,发病高峰期为冬末和春季,男性患病率为女性3倍,引起腮腺炎、睾丸炎、乳突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应注意睾丸炎并非流行性腮腺炎特异性表现,可见于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等,流行性腮腺炎可获得终身免疫,以往曾患过可排除此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在处理啮齿类动物实验室人员易患,家鼠是LCM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类通过接触感染的仓鼠或家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致病,呼吸道症状出现在脑膜炎症前,常见于秋末和冬季。


NO.5

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多数呈良性过程,病程一般在两周以内,一般可通过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予以干预,对症治疗如针对头痛严重患者可使用治疗头痛的药物予以缓解,对于癫痫发作患者可使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改善等,抗病毒治疗最常见的药物有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也可以使用免疫血清球蛋白治疗,可显著改善不良症状。

● ●

[1]神经病学:全2册/王维治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9

[2]缪梓萍,严菊英,孙逸,等. 浙江省2002-2018年病毒性脑膜炎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4):562-566. DOI:10.3760/cma.j.cn112338-20190625-00463.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所属话题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