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发布 | 738阅读

OCIN 2023|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2023年10月22日,东方脑血管病大会(OCIN 2023)召开期间,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学会领导、成员相聚一堂,聚焦颅内大动脉病变相关热点难点话题,共话未来发展。


开幕致辞

会议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永巍教授主持下拉开序幕。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分别发表开幕致辞。

李焰生教授:把握交流契机,共享学术成果

李焰生教授表示,此次能够与众多专家、同道相聚上海,共享学术交流的酣畅十分难得。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年会是脑血管病领域的一场盛会,每年都会选取当下脑卒中防治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多学科交流。随着介入技术不断发展,本次年会聚焦颅内大动脉病变相关话题,邀请了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课,视角多元,内容丰富,相信全体参会嘉宾将收获满满。

刘建民教授:携手共进,共促学科发展

刘建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是国内第一个脑卒中专科分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在提升疾病救治率等方面不断探索。近年来,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已逐渐由传统的脑卒中疾病,向血管相关的血管创伤、脑脊液分流障碍、脑机接口等方向拓宽,临床诊疗模式也更加强调以疾病为引导的多学科协作,学会也将继续开展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能真正改变临床结果的工作;期待未来同各位专家、同道继续携手,为患者获益更多一起努力。


Session 1多维度探讨诊疗策略

第一节在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王少石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白青科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方淳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开启精彩汇报。

杨鹏飞教授:ICAS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表示,关于ICAS的治疗有很大争议,颅内狭窄血管的介入治疗起始点是临床研究WASID项目,该研究提示血管成形术可能是降低重度狭窄卒中复发的有效方法,随后以往年重大临床项目为线,梳理了ICAS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他指出,ICAS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未来方向有术前要更加全面的评估、探索合适的适应证、术中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降低再狭窄率。

李焰生教授:颅内大动脉病的鉴别诊断

李焰生教授通过对比病理切片不同,分享了颅内大动脉病的鉴别经验。他表示,ICAS的血管壁高分辨MRI显示偏心性病变、脂质坏死核心(T1脂肪抑制相)、易损斑块和炎症(狭窄病变周围增强,),因此精准鉴别颅内大动脉病,要依据临床和影像学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其他疾病;此外还将脑底动脉环闭塞症(MMD)、血管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等疾病诊断进行区分,明确病理基础。

陈增爱教授: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像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增爱教授以一例 RCVS病例的血管影像为切入点展开交流。她指出,动脉狭窄常用的影响评估方法有CTA、MRA和DSA,DSA是评估管腔状态的金标准,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面临诸多挑战。>70%狭窄的病人长期无脑梗塞出现,<70%甚至50%狭窄的病人却出现脑梗,斑块是否稳定是重要原因。识别高危(不稳定/易损)斑块将有助于预防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张军教授: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技术的新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军教授分享了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技术的新进展。介绍了新技术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阐释了该技术成像的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表示该技术扫描时间短、可多参数成像、无需进行图像匹配及诊断简单,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如斑块成分分析、斑块内出血的检测、颈动脉夹层的诊断等;最后分享了疾病特征影像的解读经验。

陆国平教授:AS药物治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国平教授分享了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的进展。他介绍道,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靶向降血胆固醇的生物制剂PCSK9单抗、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靶向降血脂的小核酸药物siRNA,英克西兰,ASO;老药新生,普罗布考;抗炎治疗,卡纳单抗,秋水仙碱等,并解读了药物治疗的不同机制。

卜军教授:生活方式干预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介绍了生活方式干预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他表示,结合前沿研究回答了诸多生活中的问题,如睡眠时间,每日最佳睡眠时间约为6-8小时,过少或过多都不宜;晚餐后至少2小时再上床睡觉,可以使心梗和中风的危险降低三分之二,晚餐后立即睡觉,主要影响脂代谢紊乱;生命在于运动,相对于运动,久坐是诱发心血管、肿瘤重要的独立因素,每天坐超过6小时属于久坐;规律体育锻炼比减肥更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


Session 2主题聚焦深化诊疗认识

第二节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付剑亮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帆霞教授共同主持。

傅毅教授: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血压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傅毅教授系统总结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血压管理策略。他指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现有研究表明ICAS的强化内科治疗效果显著可能不弱于介入治疗,因此严格控制危险因素与积极抗血小板治疗是关键。关于预防卒中的最佳血压目标的高级别RCT研究事后分析表明,收缩压<140mmHg与较低的卒中及血管事件风险相关,因此维持血压<140mmHg是合理的。

李云霞教授:颅内动脉硬化病的血脂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李云霞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硬化疾病的血脂管理。她指出,全国范围、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目前缺血性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不够理想。2023年血脂干预指南指出,LDL-C是防治ASCVD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为次要干预靶点。李云霞教授总结对比了多种血脂异常治疗的新靶点和新型降脂药物。

李强教授: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抗栓治疗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李强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抗栓治疗。他指出,伴有ICAS的卒中患者症状更重、住院时间更长,且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卒中复发率升高。然后剖析ICAS的病理基础,他以大型临床研究为轴线,梳理了常用的抗栓药物,解读了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并对ICAS抗栓研究做出展望。

付建辉教授:颅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付建辉教授带来颅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的讲课。他指出,支架内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如糖尿病史、前循环病变等)、血管因素(血管狭窄部位、病变长度、狭窄程度、钙化情况等)以及手术因素(支架的选择、球囊膨胀压力等),并且引用多项临床前沿研究与荟萃分析,系统总结了支架内狭窄的治疗方法。


Session 3解析重点共享诊疗策略

第三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万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志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丁圣豪教授共同主持。

顾宇翔教授: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的搭桥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的搭桥治疗。他表示,颅内外搭桥新证据CMOSS研究提示,手术经验丰富的中国医生可以明显提升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安全性,严格的围术期管理可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性,适应证的优化有进一步提升手术有效性的潜力。继续探索搭桥手术的获益人群,可通过多模态评估、脑代谢评估-PET、电生理监测等作出精准选择。

丁圣豪教授: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介入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丁圣豪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介入治疗。他表示,症状性慢性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最优化治疗,仍有症状或病情进展的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应做到术前精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围术期管理规范,并长期随访,探索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和证实介入治疗的获益。

黄清海教授:颅内动脉非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评估与再通技术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清海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非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相关话题。包括慢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应症的选择、术前评估并发症控制、中远期随访结果、与药物治疗随机对照治疗效果)和血管内再通策略的选择(血管影像评估和分型、再通技术的考虑),指出适应证的选择是技术成功和风险效益评估的关键。

年会上除了精彩的主旨讲课环节,还穿插了话题讨论,在场专家围绕各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交流临床经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在总结致辞中说道,本次年会邀请了众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主题讲课分享自身经验,相信会议的召开,所有参会者都收获良多,在未来更好地把所知所学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造福更多患者。


解临床所需,在直面挑战中稳步前进。本次年会中,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和热烈探讨引领与会者深入认识颅内大动脉病变相关进展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在推动疾病诊疗发展中的责任与引领作用。相信在此次大会契机下,众多专家学者将继续携手,进一步推动诊疗规范化,促进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推动脑血管诊疗学科发展更加繁荣。









延伸阅读

OCIN·专访|许奕教授:攻克AVM应该为期不远

OCIN·专访|洪波教授:真理需要不断验证

OCIN 2023|圆满收官:与世界相交,起于东方而不止于东方

刘建民教授:从OCIN看中国神经介入的发展

OCIN2023特别报道——刘建民教授专访

OCIN 2023丨谋行业发展方略,圆世界学术期待:OCIN2023隆重开幕

OCIN·研究丨剑指神经介入临床治疗关键问题 四项MT系列研究OCIN2023启动

OCIN 2023 | 【日程抢先看】10月22日详细日程一览

OCIN 2023 | 【日程抢先看】10月21日详细日程一览

OCIN 2023 | 【日程抢先看】10月20日详细日程一览

OCIN 2023|手术直播专场:10家国内知名脑血管中心团队巡礼

OCIN 2023 | 【大会日程】10月19-22日,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3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召开倒计时!

OCIN 2023丨见字如面:老一辈专家郝文清教授手写祝福,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OCIN 2023 | 大会召开在即,这些亮点不要错过!

OCIN 2023|日程一览:精彩内容即将来袭

OCIN 2023|刘建民:如何让患者重返健康?这是我们始终的追求

OCIN2023即将开幕丨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3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OCIN往期录播 观看路径


点击上方二维码

进入脑医汇,回顾OCIN往届精彩内容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OCIN专区

224内容1234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