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9日发布 | 699阅读

【精选编译】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年生存率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蔡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聪慧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蔡恒副教授编译,为大家带来《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年生存率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外科的Sina Zarrintan分析了VQI-医保相关数据库(VISION),比较TCAR与CEA术后1年和3年随访结果,结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7月的《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nnals of Surgery. 2023;278(4):559-567. doi:10.1097/SLA.0000000000006009】



研究背景


颈动脉瘤内膜剥脱术(CEA)是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标准疗法之一。既往研究显示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与CEA患者在短期卒中和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但是关于术后1年以上的中期随访结果目前尚未见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外科的Sina Zarrintan分析了VQI-医保相关数据库(VISION),比较TCAR与CEA术后1年和3年随访结果,结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7月的《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的VISION数据库中接受CEA和TCAR的所有患者,CEA组排除了接受其他血管治疗(例如冠脉支架)的病人;TCAR组排除了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串联病变及使用保护伞的患者,分析了患者基线资料情况。主要终点指标是术后1年和3年的患者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来产生2个匹配良好的队列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索赔算法进行了基于索赔比较两组患者卒中发生率。



研究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43714名接受CEA手术的患者,8089名接受TCAR的患者。经过倾向评分匹配产生了两个匹配良好的队列,纳入7351对患者进行分析,两组患者1年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7.8% vs 7.0%,风险比(HR)=1.13;95%CI,0.99-1.30;P=0.065]。3年期死亡率分析结果显示TCAR组死亡风险略有增加(21.3% vs 18.8%,HR=1.16;95%CI,1.04-1.30;P=0.008)。见表2。


当按是否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TCAR治疗3年期死亡率增加(24.2% vs 18.5%,HR=1.33;95%CI,1.08-1.63;P=0.008),见表3。按照索赔算法进行了基于索赔的卒中评估,初步分析显示TCAR和CEA在卒中风险方面有显著差异。


表2:PSM前后两组患者1年和3年死亡率对比


表3. 根据是否有症状进行分层后两组患者1年和3年死亡率对比



研究结论

该多中心倾向匹配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有症状,TCAR和CEA患者1年期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TCAR手术后3年的死亡风险略有增加,但也可能与患者严重的共患病相关,结果仍需RCT试验验证,以进一步明确TCAR手术的标准化治疗流程。



关注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

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狭窄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脑功能连通性的影响


血流逆转的持续时间对经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蔡恒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审 校




李聪慧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